周传丽 经济与管理学院
简介:教授,系主任,校级教学名师,至今从教30年。业余爱好是绘画与舞蹈。
感言:
关于职业:难有惊天动地的壮举,难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场景,从教是要甘于寂寞的,在寂寞中观赏满园春色,获得一份满足。
关于人生:在一个五十岁以后的女子脸上,可以看到她的一生,她的心灵以及她是否美丽。五十岁以后,她经历过的生活渐渐丰富了她的心智,而心智逐渐改变着她的容颜,她脸上的纹路、她的眼睛、她的嘴唇和她笑容里的阴影。
关于时间:不要问时间都去哪儿了?没有时间,怎能炉火纯青;没有时间,怎能云淡风清;没有时间,怎能举重若轻。过往的时间没有一刻是被浪费的!别以为时间换来的只是皱纹与白发!它积淀的精神财富将照耀你的一生,凝结出足以抵抗暴风骤雨的力量!
周传丽老师是我院优秀教师之一,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做出了辛勤的努力,表现出了较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良好的职业操守。课程课堂质量评估分数一直名列前茅,历年被评为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并被评为学校教学名师。
她的信念与理想
信念滋养理想,理想成就事业!
以下是她自大学毕业后走上教坛,至今28年的内心独白,是她始终坚持的信念与理想:
难有惊天动地的壮举,难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场景,教师这一职业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平凡与寂寞。在浮躁面前甘于寂寞,在功利面前甘于沉静,由此我们才能于寂寞与沉静中创造伟大。
人格魅力胜过一切语言的训导。教师的意义更在于书本之外,教育和培训不同,培训是传授某种技艺和技能,教育则是要给人提供某种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深深地融于我们言行中。作为教师,我们无需刻意去训导学生,我们自身的品行举止,都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学生。
教师个人的素养、人格与责任感构成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我们依靠这一基础完成我们的使命,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那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意境让我们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感。
她的教学与思考
周传丽老师多年来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其课程课堂质量评估分数一直名列前茅,历年被评为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并获得校级观摩课主讲教师和教学名师的称号。
她认为,研究需要思考,教学也需要思考,教学思路引领教学方法。教育和职业培训不同,大学教育不是也不应该是按照统一的范本和范式复制和克隆一批批掌握某种技术的人员,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某种精神品质,为他们建立一种精神基石,使之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上闯荡时,有一种内在的资源和力量。在她看来,大学讲授的知识不应该是对具体事实的获得或实际操作技能的发展,而是一种状态或理性(心灵)的训练,大学的教育应该是以文理科知识为主的“自由教育”和“博雅教育”,以“正确的推理来培养人的理性,使之接近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到的知识是可以忘掉的,但培养的品质却会根深蒂固,永驻生命。
让学生“学习如何去学习”是她的教学理念,坚持“授之于渔,而非授之于鱼”的教学方法。她的教学突出体现在:第一,加工知识信息,输出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她认为,大学教育不能唯教材试论,教师应该将知识信息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加工,从中提炼出“有效”成分和关键知识点,总结出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然后再向学生输出。第二,教学环节设计。她认为,教学环节是启迪学生“学习如何去学习”的重要手段,她通过“导入”、“小结”、“总结”、“热点问题”等几个环节完成每一章的教学内容,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方式对他们了解和掌握各章节的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很有帮助。第三,将理论联系实际贯串始终,采取案例讲解、学生分组演讲、课堂讨论和点评总结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她的育人观
她认为,大学教育是一门最为复杂的艺术。她欣赏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表达:“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如入健康之乡;……使他们如沐春风,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她认为作为完成这一使命的教师应该不仅仅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满怀理想和激情,修炼自身的“大才美德”。
在课堂教学和课下交流中,作为老师的她始终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将育人融于教学中。课下除了解答教学中的问题,她还会遇到有各种各样需求的学生,考研咨询的、实习咨询的、就业咨询的、有意向去国外留学的、参加各种竞赛的、写推荐信的……,她都耐心地一一解答和提供帮助。她认为这也是育人的一部分,老师自身的正能量会传导给学生,不经意间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她的严谨态度使得她的学生也不敢敷衍了事,从而学会了认真、踏实的作风。
她的督导视角
作为督导的她,对目前的大学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她认为,目前大学的定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除了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的定位之分外,现实中还出现了就业导向型、考研导向型、留学导向型的各种混乱定位。如果说研究型与教学型的定位是基于科学发展思路的界定,则后几种定位完全是为了迎合所谓市场需求、价值观混乱的、偏离了大学精神与使命的非理性定位。大学被卷入了市场经济的旋涡,这种功利主义的实用使命观的潜在隐患已经彰显,乃至一些主流教育理论家们也开始以拥抱现实为己任。于是,众多大学难耐寂寞,打着“社会责任论”旗号的教育改革先锋们鼓吹的“实用主义”主张完全以社会需要为导向来定位大学的使命,在“社会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的导向下,学子们考虑的不再是学识修养的和人格的完善,而是“用什么就学什么”,为了将来出国、就业和考研等现实问题做最实际的打算成为大学学习的目标,很少人再向自己已近荒漠的精神世界投去哪怕瞬间的一瞥。于是,毕业典礼上,他们怀揣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向母校做最后的告别,这一别,还有多少人能再惦念他们的大学?不想也罢,因为大学没有留给他们融入血脉的精神基因,没有提供给他们伴随一生的精神品质。在这种盲目迎合社会的急功近利心态下推动当下的教育体制改革,势必造成高等教育系统、行政、课程以及研究等方面呈现一片混乱现象。守望最后一片净土的教师也迷惘了,在这样突如其来的社会巨变下,纽曼当年艰苦捍卫的人文主义理想,几乎被人遗忘,蔡元培时代“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似乎已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