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观看(文 / 赵燕平 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一年中有两个特别时间点,象征着易经中循环往复。也是为养生重要的时间点,
一为冬至。
一为夏至。
从大雪到冬至, 为一年中阴气最重十五天,在冬至这一日, 白昼最短, 黑夜漫长,也在这一夜之后, 每天来自于太阳的光辉一天多过一天。 天地之间白昼一日便长于一日, 这样光明与黑暗的此消彼长的图景一年又一年向人类展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不断变换又周而复始的空间位置。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H. Bergson )对时间这一概念区分为“科学的时间”和“生命的时间”。 在用钟表度量的“空间化的时间中,各部分处于均匀、分离状态;后者则是由本能或直觉体验到的“延绵”的时间如河流一般川流不息,各阶段相互渗透交融、汇合成一个不可分的永远变化的过程。对于有生命的世界,时间沿着不可逆时间前进,绵延才是唯一的实在。
围绕季节和时间, 人类最早的社会便开始建立。在西方,远古的人类用巨石阵来观察季节的变换, 在中国夏周时用土圭观测太阳。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时间却周而复始的前进的状态。“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周易》丰卦)空间与时间标定是中国人寻找观天的时间、方位参照坐标点为解决问题的根本,通过机体各种感觉器官体验日出日落的细微变化,测量日影朝夕长短,日影重合时机、效于律管以候六十之气。活在真实的四季交替变化的过程中,时间和空间方位变化对人而言是自然而然连续接受与不断感受的外在信息刺激,空以此辨别方位,以此分至四时、定方位、分天地阴阳之气。形成了人与自然为一整体、人体自身整体的中医机体系统观。在此意义上,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医机体系统体系不能仅仅被看作认识物质世界本原结构的知识体系,更是在五六千年之前便逐步开始发展具有中国从容洒落的宇宙情怀。
中国的节日,日子久了便往往便忘了最初的初心,却因为风俗, 但留下了是每个节气的风俗作为中华文明可以寻找的踪迹。 其中节日饮食可能是能够传下来的一点保留。 从端午的粽子,到十五的月饼,再到冬至的水饺和汤圆,最终成为一路吃下来的文化的踪迹。
但人需要相互的观看下以觉知自身的存在,在节日的庆典中,与热闹的熙熙攘攘的街市上,也许可以感受到对于天地间、在人间中自身对时间与空间的参与感和存在感吧。在美好的春日与炎热的夏季里, 我们感受到是植物蓬勃自然生长之力,到了冬天, 随着阳气的敛藏,我们更多的可以去向内观看自己,与自己相连接。 随着气温的升降, 通过温热的觉知感受机体以及人与人之间热量的链接。
一日将暮,一月过半, 一年将尽,似乎每每到了岁末年尾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收藏与归来。 回顾一年, 可以看到在人生的路途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昼夜明暗的光线变化的画面,天地间的时间与空间的节点,但时间却是不断地循环往复, 无了终始。人生如白驹过隙,但却对每一个当下,便是现在。过去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但人在旅途,当下便是旅程。
在中国文化中,有从眼耳鼻舌身而得所见、所闻、所识为心之任物的条件,面对世间万事万物与千万变化, 从心出发,所感、所思、为我们当下的觉知。过去的一年, 我们依旧如同以往一样,面对我们的欲望, 纠结各种头脑中的选择和决策。 或在梦中与我们内在的无意识相遇。 时间的周而复始也让我们有机会重新面对我们所产生的欢喜、悲伤、愤怒、恐惧、焦虑, 体会各种爱别离与憎怨聚的纠结。 在每一年的结束与下一年开始的时候, 当我们允许我们自己可以去观看和分享过去一年所经历的过程时,当我们去思考过去一年事件所带来的意义时, 我与这个世界开始有了更多的感受和理解自身本质的更多可能。
感受,思考与基于内心的意志, 与每年这个特别的冬季寒冷的节气时刻, 安静地体会黑暗与寂静, 去感受和独自等待来自宇宙的太阳光明再次出现, 无疑也是一次又一次重复体验来自内在光明与黑暗交替的过程。
小孩子是感受中去觉知他所认识的世界。在同一片天空下, 每当冬至,在欧洲某些地方会举行关于“太阳的胜利”的螺旋和烛光的仪式, 螺旋反映了太阳在天空中的地心轨迹。 太阳缓慢地轮流经过每一条回归线。父母们会给孩子们唱关于光明的歌, 孩子们兴奋而小心谨慎地捧着苹果灯,慢慢走进象征着聚拢一年所有收获的点着灯的大螺旋,在螺旋的最中间,孩子会亲手点亮手上的蜡烛, 就这样螺旋会越来越亮,在这样的漫长冬夜中, 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感受到了是对于宇宙的敬畏,对于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的信念。
在我们的中国文化活动中, 还存在多少东西可以将孩子自动带入此时此刻的节日情境呢。也许是寒夜里妈妈煮的汤圆, 或者是全家人包的饺子, 但对于不断成长中的孩子而言,多年以后,当这个孩子成人,独自面对他要面临的整个世界的时候, 回忆起家中冬至时的母亲亲手做的食物的味道和团聚时刻的欢笑,所换起来的来自原生家庭的温暖和满足的回忆便可以让他化解掉面对漫漫长夜的寒冷和孤单。
著名的心理分析创始人荣格说过:“ 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在纯粹的自在的黑暗中点亮一盏灯”。 在每一个冬至的时候, 内观自己,无疑是为不断感受和发展自身内在光明提供了可能。
人在旅途,所有的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外在的记忆都终将成为与己相关的旅途风景。
乙未冬至,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