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物全方位的摹写——评《世范人师:蔡元培传》

文/机关 丁纯
晚清以降、政局板荡、战乱频仍、西学东渐。李鸿章感喟:“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哲学家李泽厚评述:“救亡与启蒙双重变奏。”国难当头,当是时,涌现出一批爱国救亡的仁人志士。蔡元培(1868-1940)即是那个多难时代的“铁肩担道义”的民族脊梁。
丁晓平这本《世范人师:蔡元培传》,旨在展示蔡元培的人生轨迹。探赜其心路历程,追寻其人格、思想以及学术的魅力,还原一代文化巨匠和思想伟人的真实形象。让每个读者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慢慢走近蔡元培,深刻感悟蔡元培。
这本传记共分为八章,分别是震醒、寻路、蜕变、滥觞、播种、激荡、歧化、修远。作者丁晓平一方面将传主放在大历史的背景下进行考量;另一方面则通过细节和日常的耙梳,揭橥了蔡元培的思想和情怀。传记以中日甲午战争为开端,突出了晚清“甲午耻辱、殷忧方剧”态局。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惊动了朝野也“震惊了一位新升补的翰林院编修——他就是来自浙江山阴县的蔡元培。”蔡元培在这样的场景下出场,悲情而又无奈。而蔡元培个体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一样,蹇劣、多舛,他少年丧父、成年丧母,“同胞兄弟四人,姊妹三人,上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兄弟居第二。”其中四弟和妹妹早殇,两姐姐均未出嫁而去世。可以说,在宏观历史背景下,国家罹难;而在微观的个人生活中,家庭不幸。丁晓平以宏观、微观的变换视角作为切入点,引出传主蔡元培这样一个人,暗示了他以后可能作出的抉择。其实,丁晓平讲得很清楚,就是传主在惊动震醒之后的寻路、蜕变……修远等。这恰好体现了蔡元培思想的嬗变。
丁晓平笔下的蔡元培是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现代观念、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诗人屈大均说:“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蔡元培便是一位出身心忧天下的“士”。他思想解放、崇尚革新,早年在绍兴办新学,聘用新派教员,开设西式课程,“让旧派教员在学生面前丢了颜面,不仅始终支持新派教员,而且自己也提倡新作风,执掌中西学堂不久,他的结发妻子王昭病逝,他自撰了一副充满现代气息的挽联,寓移风易俗、提倡女权之新思想于悲思之中。蔡元培以新思想、新观念对待生活,譬如关于女性解放、男女平等,他都能提出新的见解,他骨子里浸润的是西式文明观念,即使现在来看,这些观点也并不过时;
他热爱国家,一身正气。丁晓平用一定的篇幅写蔡元培的爱国情怀。蔡元培告诫学生:“为了国家的危亡,须有世界知识。世界在进化,事物日在发明,学说日新月异,”他爱国但思想不狭隘、不固步自封,他不是民粹主义者,他认为唤醒民众、启发民众,乃知识分子的责任所在。他从官宦仕途转至教育救国,改革教育,开创风气,先后成立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正如黄炎培所言:“千言万法,一归之爱国。”他提倡:“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1919年7月21日,他发表了《告北京大学学生暨全国学生书》,进一步阐明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思想,凸现了他拳拳的爱国之心。
他投身革命、抗击满清。丁晓平以文学化的语言,阐述了蔡元培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书中有个细节“有一天晚上,蔡元培参加一个宴会,酒过三巡,他突然推杯而起,大声批评康有为、梁启超维新运动不彻底,说到激昂处,他竟然举起右臂大喊‘我蔡元培可不这样,除非是推翻满清,否则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实现。’”蔡怀着愀然孤愤的心情投身革命,他深刻认识到非革命无以救中国。他重长爱国女校。标志着蔡元培走上了职业革命者的道路。因此,蔡元培一个重要的身份是革命家。他是那一代人的典型代表,“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在努力寻求国家自强道路。
在这本传记中,丁晓平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有血有肉、敢于担当的人物形象。像蔡元培这样一个出身于旧知识分子家庭,成长为集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于一身的学者,说是传奇抑或天才,丝毫不算夸张。蔡元培人格、思想、学术都折射出迷人的魅力,这本传记向蔡元培思想深处掘进,按照丁晓平的写作理路,我们不难抽绎出蔡元培具有代表意义的贡献。作为革命家,除了举办爱国教育组织之外,他于1904年成立了光复会(后并入同盟会);作为教育家,最响当当的是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1916-1927),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提倡学术民主;作为政治家,他择善如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用人理念,不拘一格选人才;作为学者,他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开启了中国现代美学之门,因此后来美育也列入了学校教育的“四育”:体育、智育、德育、美育。1940年3月19日,蔡元培在香港逝世,他一生的贡献,完全配得上“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誉词。
这本传记最大特点,是史料丰富、翔实,作者尽可能利用真实史料地营造在场感,让读者在较短时间内进入故事情境,与传主同悲同乐。读者和作者一道,踏着历史的烟云,感受中国近代历史的风云际会。读完这本书,脑中浮现孟子的那句名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正是蔡元培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副研究员,文学博士,培训科长)
注:《万世师表:蔡元培传》,丁晓平著,作家出版社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