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教工生活 >2017年第2期(总第14期) > 阅读的温度

阅读的温度


文 / 本刊记者:曾赖碧、陈炬森

       第一次上刘芳老师的课就被她的爽朗和直率吸引,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节上一开始就说课堂上的一些要求,我原以为是那些上课俗套的明文规定,但是忽然听到讲台上传来一句话:“最重要的一点是,千万不要在我的课上剪指甲。”在一片笑声中,整个教室变得愈加明朗起来。
       后面的课常常为刘老师在讲台上的投入和激情所折服,她提倡我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挖掘,去思考,去分享,去充实,每节课总是丰富的,你可以感觉刘老师对这些作家、这些作品的了解之深,博览之广,又可以感受到她将现代生活气息融进了自己的理解之中,她会讲各种影视作品,会讲现今最流行的电视剧,诸如此类,可以一脚踏进历史的长河,也可以抽身观览现实的缤纷图景,就是在历史感和新鲜感的交织下,了解了当代一位位作家和一篇篇作品,也是在不断的问答和思考中走进了当代文学的世界,而刘芳老师就是那样一位铺路人。
       怀着非常忐忑的心情去询问老师是否可以接受我们的采访,有点出乎意料又有点意料之中,老师一口就答应下来。那个下过一场大雨的上午,一行四人在蝴蝶亭里开始了我们的访谈,清风徐徐,水汽氤氲,就差一杯好茶,可以掩盖一下怀揣着的那一点点慌乱。
       “老师,您之前为什么会选择当代文学这一专业?”
       我们得到了一个非常纯粹的答案,“就是喜欢文学,从小就喜欢。”这个答案几乎是脱口而出的,“就是因为从小就喜欢文学,所以就一直坚持了下来。”
       “那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或者有没有什么人对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才喜欢上文学?”
       静静思索后,刘老师说:“在高中时,华师附中的张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在青春期,自己对文学很是热爱,张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鼓励。之后上大学,也是坚定了自己读中文的决心。然后选择当老师也是因为这个职业可以让自己在文学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将文学的内涵传递下去,又可以加深自己对文学各方面的理解。”
       刘老师还提及到教学中学生的一些现状:“现在的网络信息娱乐业越来越发达,我觉得分散了我们学生的注意力。可供文化消遣的东西越来越多,对经典的解读越来越少,越来越浅了。希望自己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拉回到文学经典的研读上面来,但也不仅仅局限于尽自己的本分,要真正激发学生对文学经典的兴趣才可以让同学们在文学坚持下去,挖掘文学经典的魅力。”
       “那老师您在日常生活中觉得最惬意的事情是什么?”
       “就是看书。”在刘老师的娓娓道来中,似乎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幅景象。择了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拉开窗帘让阳光照进来,轻轻拉开书桌前的椅子,翻开第一页,便再也停不下来,直至黑夜,依旧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又或是,选一个晴朗的周末,跨上自己的小包,走路或是公交,去一个可以自由阅读的书店,选一本自己想看的书,点一杯咖啡,趁着晴朗,趁着清闲,慢慢地看完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直至夜幕降临,又乘着书中的清风回到家中。
       刘老师更是提及,在自己的人生中觉得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利用好时间去好好看书,现在总觉得有一支大军在后面追着自己,还有很多很多的书没有看完,以前没有把时间利用好。听完这样一个懊悔的事情,几乎可以感觉到刘老师对文学、对阅读的喜爱。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在滚滚洪流之中,我们几乎找不到自己身处何方,只知道不断地前进。
       在喧嚣和竞争中我们早已忘却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当我听到刘芳老师在讲自己读书的事情时,脑海里总是浮现这样的画面。那一定是个古色古香的书房,桌子都是木质的,散发着清香,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来,新的一天就开始了。不用急匆匆地吞下早餐,冲去地铁站,而是寻到客厅,泡上一壶清茗,寻到一卷自己爱的书,伴着茶香,混着窗外的嘈杂,一页一页地翻动。仔细地听,可以听到书页翻动里隐藏的那一点生命律动的声音,我想那是刘芳老师所说的所感受到的阅读的温度,令人沉醉,令人痴迷。小时候多少次走进幽深的小巷,去进行一次所谓的冒险,有多少勇气是童话书里的王子和公主给予的;长大后对环游世界的幻想,对文字编纂的热爱,有多少是经典书籍中的妙言妙语所给予的;我们常常在感叹人生的艰难与磨难,又曾多少次在仁人志士的传记之中寻求到坚持的力量。
       阅读的温度,我想是随着作品的温度、心灵的温度而变的,可以感受到经历漫长的冬夜之后第一缕阳光的温暖,也可以感受到掉进冰窟里彻骨的寒冷,看尽人生百态,体会人情冷暖,她值得你付出时间和精力。刘芳老师强调到她对学生在阅读上面的指引,希望学生可以发现每一种形式的文学的美,我想这就是在去触碰这篇作品的温度,刘芳老师也在用自己的实践和坚持告诉着我们阅读是一件多么惬意、多么值得我们去付诸行动的事情,并且这样的一种温度是可以传播的,是可以感染他人的。
       在采访的最后,刘老师还向我们讲述了自己身为广州人,经常去的一些地方,大都像南越王宫这样充满着历史韵味的地方,有提到自己很喜欢现在一些独立书店,点一杯咖啡就坐一个下午的便利。此时抬头望望天,乌云已经消散了,蓝色映在眼瞳,清风吹来,躲在云朵下的太阳,踏着地面上的水渍,刘老师的身影离我们的视线远了,但似乎有些什么离我们的心近了。我忽然想起高尔基的一句话:“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文学院刘芳老师

Copyright © 2024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委员会    投稿信箱:scnught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