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教工生活 >2017年第4期(总第16期) > 一直在华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彭柳)

一直在华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彭柳)



      天渐凉,美丽异木棉华丽丽绽放。
      说到华师的植物,系里老师曾经热烈地从美丽异木棉一直讨论到校园里紫荆的品种、花期,争论不休,以至于有老师抱出来一本专门研究华师校园景观植物的大部头!
      我曾经在某一级学生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有一段如此说:“如果把我们的大学四年用华师主干道旁最常见的几种植物来比之,那么我觉得一年级是玉兰,清新明丽;二年级是紫荆,灿烂奔放,三年级是综合商店门口的棕榈树,英气挺拔;四年级是校医院门前湖边那排落羽杉,稳重苍翠而不失浪漫。”是的,没有列出近年被热议的美丽异木棉。在上世纪90年代的华师学子心目中,“跨过紫荆路”才是每日校园生活的场景。
      将近30年来,我的学习、工作与生活轨迹一直沿着华师校道延伸,遍及东西南北中区:读书时住过西区(据说我们是西区第一批进驻的女生),最古老的东区两层小楼(因为住在二楼最靠路边我们为很多人传话递东西,包括情人间的礼物),工作后辗转至中区单身宿舍,搬离10年后又回到北区和南区。几乎日日在玉兰树、紫荆树的庇荫下走过。
      这些年,眼见着苏式风格的一课被拆重建,师陶园与西湖消失,中心操场改造成文化广场,物也不是人也非。还好,玉兰树被砍了再发枝,紫荆树虽数十年没怎么长大也还存在,如今美丽异木棉照进了更多华师学子的校园回忆。
      布莱克诗“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大抵与佛家偈语“一花一世界”意蕴相通。虽然花儿并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地陶醉人,可是多少人因了花的香而多了一份记取和微笑,那方寸的心中有了纳入无限的时间与空间之可能。

      我朝东区望了望。
      我朝南区望了望。
      我朝西区望了望。
      我朝北区望了望。

      春风在那里吹着,紫荆在那里绽放。
      ——改自格非《望春风》里的诗句

Copyright © 2025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委员会    投稿信箱:4636114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