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教工生活 >校庆专刊(总第20期)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与汪德亮教授的教育情缘(教师发展中心 蔡韶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与汪德亮教授的教育情缘(教师发展中心 蔡韶华)


 


       在岭南的云山珠水之畔,有一座四季花开的花城。在四季花开的花城,有一所美如花园,才人辈出的学校,这就是我学习、工作、生活了将近40年的地方——华南师范大学。又是一载玉兰飘香,又是那条树影婆娑的道路,小朋友放学归家的呢喃笑语吸引了我的眼光,那是一个孙女在跟爷爷撒娇说着学校发生的趣事吧。时光流转,一如当年我与您的初见。
       上个世纪的80年代,我随着父母来到了华南师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前身)学习生活。改革开放初期的华师,条件简陋,但是人们依然乐观勤劳,为大学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孩提时代的我,最喜欢早起锻炼,在玉兰路上嗅嗅花香,在荷花池畔丢丢石头,在附小棕榈树下采采树胶,在附小的小操场留下欢声笑语。慢慢地,我会注意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家几乎每天风雨无阻,清晨6:30就拄着拐杖来到操场。尽管行动不便,老人家依然每天快步围着操场走上几圈后,就在单杠沙池边放下拐杖做拉伸运动。他总是拉着单杠的杠微微下蹲,再尽力站直,如是几次,尽管他的左脚已经不太使得上力,但是他都尽力拉伸着,每次做的气喘吁吁,也一直坚持不懈。孩提时代的我,遇到刮风下雨,难免都想偷懒,找借口不去锻炼。但是脑海里就会呈现出老人家坚毅顽强的身影,不知不觉我还是跑出了家门,加入了锻炼的队伍。
       在微微细雨中,在凉凉清风中,在旭日初升中,我总是跟老人家相视一笑,然后各自运动。慢慢地,我知道他姓汪;慢慢地,我们相熟起来,我总是跑完步,等他锻炼完,陪伴他回家。在树影婆娑的小路上,我们无拘无束地交谈。“小华,你平时最大的爱好是锻炼身体吗?”“运动其实挺累的,我最喜欢的是集邮,我有四大本集邮本呢!不过平时寄信没有很特别的邮票,如果有纪念邮票就好啦。”“小华,长大后你想做什么?”“嗯,我想做科学家(那个年代的孩子的统一标准答案)”“哈哈,这么多孩子相当科学家。但我觉得你如果当老师更符合你性格。”“当老师好吗?您和我爸爸妈妈都是老师,但是都好穷。”“当老师好啊,当你看到更多的学生成才时,你心中会很有成就感”说到这里,汪爷爷眼光深邃地望向远方,好像看到一个一个学生意气风发走向建设祖国的大道的身影。我懵懵懂懂地听着,侧头看着汪爷爷沉思的样子,一颗理想的种子不知不觉间慢慢发芽。
       初夏的一天清晨,正是我的生日,我吃完妈妈给我做的鸡蛋,急忙赶到操场,汪爷爷已经不在操场锻炼了。我赶快跑了几圈,然后折返到回家的路上。结果看到了汪爷爷在我回家的必经之路徘徊。我赶忙打了声招呼,“汪爷爷,对不起,今天我迟到了。”汪爷爷笑眯眯地说:“不晚不晚,生日快乐,我的小伙伴!爷爷有个礼物送给你,你随我来。”我第一次走进汪爷爷家中,汪爷爷家里布置朴素,没有华丽的家具,整个一楼都是高高的书柜,一本一本比砖头厚的书籍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柜当中。我好奇地看着这些大部头,肃然起敬,“爷爷,这些柜子里的书都是你读的?”“是的,要教好学生,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来,小华,看看我给你的礼物。”我走到爷爷的大书桌旁,汪爷爷从一大堆读书笔记下拿出几个信封交给了我。“你喜欢集邮,看看这些邮票喜欢不?”我欢呼一声,拿着信封细细打量,第一个信封上的邮票就是我梦寐以求的“遵义会议五十周年”纪念邮票。“谢谢您,汪爷爷,你这么忙还记得我的生日这么一件小事情。”“不谢不谢,这张邮票好啊,很有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可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如果还没有学习到,回去多看看书,学习学习历史,很有意思的。” 小学时光的晨运,让我遇到了一位人生导师,他从来没有豪言壮语,只是身体力行地让我感知什么是老师,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家!
       时间转瞬即逝,我进入了中学的学习,每天早早离开家门赶回学校,就中断了和汪爷爷的晨运之约。直到有一天,噩耗传来,汪爷爷,汪德亮教授因病去世,丧事从简,但是骨灰要埋在他一心热爱的土地上——华师师陶园的红棉树下。我默默打开我的集邮本,看着爷爷给我的生日礼物,泪流满面,“汪爷爷,您知道吗?您让我去看看历史,通过学习历史,我更认识到您的拳拳爱国之心,我后来才知道您是汪精卫的侄子,但是您以汪精卫为耻,您一直钦佩共产党,说是共产党全心全意救中国于危难之中。所以您送我邮票,表达了您对中国共产党的钦佩之情;百年树人,教育为本,所以您也全心全意投入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中,希望为国家为华师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直到您去世,您还践行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精神,要在华师校园里看着华师蒸蒸日上,看着一代一代学生弟子走出校门,走向建设祖国的工作岗位……”
       红棉花开,红棉花落,在您的注视下,我成为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在华师入党,毕业留校,不知不觉,我也在华师工作了20年。汪爷爷,你知道吗,现在华师变得更漂亮了,原先您和我们住的小平房早已变成了栋栋高楼,我们的教学大楼也高大矗立着,荷花池旁建设了文化广场。硬件改好了,软件也在力争上游,各种适应社会的教学创新一直在实践着。至于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虽然我只是华师一名平凡的教师,但是我一直奋进,课室大楼里留下我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的身影,单位办公室的电脑中有我积极参与新时代的教学改革的印记,行政大楼留下我参加学术活动的思考……如今的我,参与单位互联网+教学的教学实践,被评为网络教育学院远程教学的优秀教师,我的互联网+教学的教学实践总结在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大赛中也被评上省级二等奖,我的每年每门课程学生教学质量评比都是优秀等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汪爷爷,天堂的你看见华师的变化吗?看见我的努力吗?华师85岁了,我和您一起笑看她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Copyright © 2025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委员会    投稿信箱:4636114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