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我和草原有个约定(之一)


当张莹第一次站在长安街时,表情异常平静。她的身旁是骑过一次长途、八成新的变速车,身后是天安门城楼。首都的车流人流在她身旁流淌。
2016年的暑假,张莹是一名大三的华师体育系学生。她个子娇小,身材玲珑,主修健美操。据说她拥有诱人的腹肌和骄人的马甲线,如果看上一眼就能令男人垂慕、令女人羡慕。在陌生人眼里,她并非一名“女汉子”,最起码在我眼里,她和我一样是一枚非典型体育人。
按理说,张莹第一次来北京,又是非主流的骑行打扮,应该卖萌耍酷剪刀手嘻嘻哈哈的乱比划一通,才对得起她这个年龄。她却少年老成地静静地留了张影就和我一起离开首都的心脏,向着五道口骑去。
这次骑行,北京只是起点。终点是北京以北的两千多公里之外的中国最北——漠河。
按张莹的话说,这次骑行,我是被她成功地“忽悠”过来的。经过2015年暑假我们一行八人从广州到上海的骑行,张莹不仅收获了爱情,也收获了骑行的信心。张莹的心更大了,骑行的瘾也随之迅速成长膨胀。
男朋友没有假期,其他骑行的小伙伴暑假各有安排,张莹牢记“有困难找老师”的教诲,让我陪她骑个长途。有我在,不仅张莹放心,张莹的男朋友更放心。
张莹被网络上美美的内蒙古大草原图片所吸引,想骑趟天路。我并没有特别期待的线路,也就顺水推舟,让她好好做攻略。
离开天安门,凭着记忆,我在前头踩着单车领路,在北京城内走街串巷,过红墙后海、宽巷子窄胡同,再过三道口、四道口,终于来到五道口。按图索骥,找到小区内的一栋居民楼,来到一家青年空间。
网上联系好的落脚地方,是“盘踞”在号称“宇宙中心”的五道口的北京706青年空间。青年空间既提供青年沙龙聚会之便,又是全球五湖四海南来北往的背包客歇脚的地方。
老板给我们提供顶层的露台,可以免费搭帐篷过夜。露台的一边,三三两两的青年坐在凉凳上喝着饮品聊天。夜色已深,酷热散去,凉风拂面,四周高楼发出的光被夜色稀释,变成昏黄。
北京的夜啊,宁静祥和。
抬头仰望夜空,厚厚的云层压城,心头掠过一丝不祥与不安。天气预报后半夜有雨,张莹询问怎么办,还要不要在露台搭帐篷?寻思片刻,我决定和老天赌一把。
搭帐篷时,一名老外帅哥过来凑热闹。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当老外得知,我俩要骑20多天,行程2000多公里时,连说“very good.”
想着第二天还要早起赶路,钻进各自帐篷入睡,旁边的喃喃细语就当是催眠曲吧。
事实证明,和老天爷较劲儿,你就输!
入睡时,心里其实很不踏实,既惦记着楼道的两辆单车是否会不翼而飞,更惦记着天气预报所说的后半夜的雨水能否幸免。
迷迷糊糊中,雨点嘀嗒,逐渐变成战鼓轰擂。拉开拉链,探出头去,闪电若隐若现。进退两难间,只得硬着头皮安卧。假装昏睡中,不忘警惕雨声。不一会,雨打芭蕉般的声音开始在耳边响起。张莹也已觉醒,问我如何是好。犹豫中,战鼓声由小到大,又如同万马奔腾由疏至密,由远及近,声声击打在心里。
心里暗叫一声不好,隔着帐篷,喊张莹等雨转小时再退回房间。落荒而逃之余,已无暇顾及帐篷,就让它经受北京的风雨洗礼吧。
从帐篷里抢回防潮垫铺在房间地板上躺下继续入睡,感觉就像最后一支靴子终于落地了。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