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教工生活 >2020年第1期(总第26期) > 我在宜昌过寒假

我在宜昌过寒假

474tTxEKFm_页面_25.jpg

474tTxEKFm_页面_26.jpg


今年的开年对与我们家来说不太平,对于全国人民来说也不太平。

一月初,居住老家的两位老人相继开刀住院,缺人照顾,于是一月上旬我完成手头的工作,履行完请假手续,就全家一起匆匆赶回老家——湖北省宜昌市。

因为回来较早,想着对于孩子而言这是一个较长的寒假,所以带上了孩子的各科课外学习资料、并委托同学寄来了全部的寒假作业,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为日后让熊孩子宅在家里有事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也因为十二月流感肆虐,两位老人又都入院,我们频繁往来医院,为了保护自己和孩子,所以买了一大盒医用外科N95口罩,以及儿童用N95口罩。未曾想,这些口罩日后竟让我拥有了“大户人家”的心理体验。

初回湖北,街上和往常并无异样。虽然网络上已经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但为时尚早,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性。

气氛是一点一点紧张起来的。

街上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药店门口都摆出“口罩售罄”的牌子,超市开始拒绝不戴口罩的顾客入内,医院的门卫穿上防护服、全副武装为每一个来人测量体温。

管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步一步在升级,一天一个文件,一天一个消息,越来越严。

公交停运,饭店歇业,武汉封城,宜昌封城,快递暂停,小区封闭。从一家人两天只能出一个人去买菜,到住户完全不能出小区、由社区和超市配送物资。除了倒垃圾和下楼取菜,在小区里溜达、遛狗也是禁止的。

宅在家里不能出门,吃就成了最大的乐趣。小区封闭管理,购物都是在微信群进行。在群里下单,第二天社区网格员或者超市员工就会把东西送到小区门口。一开始总觉得要广积粮,买的都是米面蛋肉,后来发现其实物资挺丰富,生活挺无聊,于是乎,辣条、瓜子、可乐、西瓜都出现在购物接龙名单上,饭量和口味不断突破自我认知。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其中一个配送物资的超市,每次总会送错一样东西,让我发现新的天地。我买的蛋鸡送成鸡蛋、干花黄瓜送成干黄花、脆山药送成山药脆片(我第一次吃,和薯片一个味道)、盐津葡萄干送成盐津桃肉干(也是第一次吃,酸得刚刚好)……我简直怀疑超市的志愿者是个留学生。这些如果做成听力题,妥妥都可用拿去用作汉语四级的考试。

每每接到下楼取菜的消息,好像接到了放风的通知,换上出门专用外套、专用鞋、戴上帽子、戴上口罩、戴上手套,战战兢兢又开开心心下楼去。有次碰到隔壁楼的住户向网格员投诉:你们送菜过来怎么不打电话告诉我一声啊?(我们打过了啊,打不通啊。)打不通再打啊,就这样放在楼道门口,鱼和肉都被野猫吃了,就只剩青菜了。(我们还要配送其他小区,没时间一直待在这里啊。)我从旁边拿着菜经过,心里直乐:这猫的嘴也真叼,难怪昨夜没听见野猫叫唤!以前小区的野猫都有人喂,后来不让人下楼,野猫夜夜唤娘,昨晚终于见着粮了。


bobo.jpg

(原画作者:BOBO)


这座城市按下暂停键。站在阳台上往下看,小区见不到一个人,远处的街道上也见不到一个人、一辆车。有时会恍然生出错觉,觉得这座城市里只有我们一户人家。早上一睁眼就在各种小程序向单位、向社区、向孩子学校报体温,似乎是在向外星球发信号。那天听到楼上有孩子在大声朗读“海南岛上鲜花盛开……”,未几又听到妈妈大声呵斥孩子的声音,忽然心生欢喜,好像嗅到了人间烟火气。于是我也不怕家丑外扬,教训孩子一点也不吝惜嗓门,礼尚往来,让别人也感受到荒芜之中依然有向上的力量在发射。

前几天孩子们告诉我,他们发现小区里有一棵粉红色的树。我走到阳台上往下看,原来是紫叶李开花了,一树繁花,粉粉嫩嫩,远远看着就心生欢喜。怎么一夜之间春天就如此茂盛了?我连忙主动请缨下楼倒垃圾,特意绕到它面前仔细欣赏了一番,拍下照片后就像做贼一样赶紧溜回楼道。

远在俄罗斯的外教问我是否需要口罩,她要给我邮寄,感动之余拒绝了她,不出门几乎用不上口罩,取完菜回来口罩晾在阳台上消毒,第二天继续用。我告诉她,现在我一出门仿佛身处切尔诺贝利,待在家里好像回到列宁格勒围困九百天,如果以后回去要集中隔离,可以再感受一下“集中营”。外教放心了:疫情之下依然保持幽默感,可见中国人是不会被打败的。

其实,乐子是自己找的,待在疫区,生活怎么可能不受影响?婆婆无法正常继续化疗疗程,每周去医院换药都要大费周章。妈妈住得离我们不远,她患有风湿,我们却不能上门探望和照顾。我自己大年初一患上眼疾,去医院看过几次之后就出不去小区,无法复诊和开药,只能网上问诊、买药。孩子学习用的田字格本、四线本、五线谱本买不到,就自己在A4纸上画出来。

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虽有波折,都能解决。

幸运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虽有小恙,也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比如我至今仍然睁着自己半明半暗的眼,在各种爆料与辟谣中穿梭,乐此不疲。倾城之下,却有难得的全家团聚时光,心满意足。

幸运的是,我们身在宜昌,不在武汉,十八线城市有十八线城市的好,社区的工作做得还算到位,消毒、配送都让人基本满意,所以没有深刻体会到武汉同学焦虑不安、疯狂囤货的心情。

幸运的是,身处高科技时代,虽然隔离在家,但是网络连彼此,天涯若比邻,人手一件电子产品,各有各的缘法,唯一遗憾的就是,徜徉在信息的海洋里,无法成为因避瘟疫而颇多建树的牛顿,也成不了波尔金诺之秋的普希金。

幸运的是,很多亲人、朋友、同事关心着我们,也有很多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当捐赠的蔬菜第一次运送到小区免费发放,我也第一次体验了一把当“灾民”的感觉,怎么形容呢——心情很复杂,惊喜加局促,感激加惭愧,难以言喻。

我有做医生的同学临危受命,前往武汉方舱医院实地支援。我也有做志愿者的同学,募集一批又一批物资,捐赠给宜昌的各大医院。也有做社区志愿者的同学,把守社区大门,派送物资,测量体温。而我只是坐在家里给国家做贡献,给自己的脂肪做贡献。

惭愧,惭愧。

感恩,感恩。

这两天看到一句话: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色而已。

同事、朋友们听说我留在湖北,都很担心我在疫区的生活是不是一团墨黑。但其实,生活中的各种小确幸冲淡了墨色,漫长的灰色寒假里总能找到各种亮色,拼出朝霞的模样。

平头老百姓的生活大抵就是如此吧。

Copyright © 2024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委员会    投稿信箱:scnught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