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物语】三角梅:用智慧成就颜值



“千红万紫群芳妒,不是梅花。胜似梅花,遍地欲燃灿若霞。百花零落风霜后,更觉清佳。四季纷华,共与山川作锦葩。”说的正是我校石牌校区第一课室大楼前那丛四季盛开、喜迎学子的三角梅。
三角梅别名:宝巾、簕杜鹃、小叶九重葛,是紫茉莉科、叶子花属藤状灌木,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充足光照。它品种多样,植株适应性强,不仅在南方地区的庭院、公园广泛分布,在寒冷的北方也可栽培,是深受欢迎的观赏植物。

三角梅或一株成瀑,或连片成云,或依墙伴树,浓密艳丽,舒展飘逸,开得淋漓尽致,把生命的美张扬到极致!大家记住的,可能是一串串一丛丛一簇簇的鲜艳的三角梅,但是,我们可能都不清楚原来大家记住的鲜艳的花朵其实并不是花瓣,而是经过该物种长期自我演变而来的特殊的叶子——苞片。三角梅的花很细小精致,通常由三枚苞片包围着像火柴梗大小的花柱,花柱的顶端开着一朵雪白的小花呈闪烁在苞片中间。这就是三角梅被称为叶子花的原因。因为叶子花的苞片色彩丰富,通常颜色呈鲜红色,也偶有橙黄、紫红、乳白色等;形态上也有单瓣、重瓣之分。单瓣苞片状如彩蝶,艳若红霞,重瓣苞片则像彩蝶双飞,花束显得更为膨胀更为大气。鲜艳的苞片完美解决了三角梅花朵小、味道淡、无法招觅蜂蝶来传粉的问题,不仅是我们人类,连蜂蝶都以为那鲜艳的苞片是花瓣,就这样,三角梅因为苞片的视觉冲击成功吸引蜂蝶解决了传宗接代的问题。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唐代张谓研赏并深爱早梅的颜色;“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宋代李清照把桂花的香气留在了诗行里;“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唐代白居易把牡丹的色香味都镌刻在诗篇里……天地间各种植物各美其美,才能造就大自然的美美与共。三角梅最大的美,在于用自己的生存智慧成就了独特的颜值,成为其他植物无法复制无法超越的独特美!

近年来,三角梅已然成为天桥绿化的网红植物,仅广州已有300多座高架桥,超过200公里的路面两侧都种植上了三角梅,每到花期,大红大紫的三角梅就会在全城盛放,形成绵延不断的“空中花径”。桥梁绿化不同于地面绿化,高架桥、立交桥大多处于城市热岛效应最为集中的中心区,车辆尾气产生的气流加速了植物的蒸腾作用,逼仄的种植空间和有限的土壤容量要求植物的强耐受性,因此,抗逆性强、喜光耐热、养护简便、“颜值爆表”的三角梅便成为了桥梁绿化的首选植物。事实证明,三角梅四季常绿确保了叶盖度,貌似花瓣的鲜艳苞片提升了花盖度,粗生易长的特性吻合了抗污染的耐受性,因此,让广州立交桥“四季常绿,彩带飘扬”的网红植物就非三角梅莫属了!
每当我驱车穿行在喧嚣的城市立交桥,总喜欢看看路旁花基里盛开的三角梅,它像睿智的老者温淳地盛放,那份祥和里面包含着宁静、恬淡和宠辱不惊,那是一份来自磨难后的超然豁达,来自生存智慧里的爱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