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寄,死如归
这两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不速之客破门而入,不仅使太平安定的国家面临重重危机,也搅乱了我们岁月静好的生活。我们毫无防备地直面病毒的威胁,感受到生命的脆弱,看着鲜活的生命因疫情,灾情和人祸而凋零。我们对于死是忌讳的,这个字眼总是让人心情沉重,死是生命的终结,我们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看待死亡的方式。
人死了之后去哪儿呢?每一种宗教的解释不同。英国作家艾利克斯·希尔说,是去天蓝色的彼岸。五年级小学生哈里因车祸去世后来到了天国,因为心中还挂念自己的父母,姐姐和同学们,想和他们做一次最后的告别。在幽灵阿瑟的帮助下,他又回到人间。他回到学校后,看到他最好的朋友彼得和他最讨厌的坏小子杰菲成为了好朋友;他所期待着的朋友伤心、老师难过的场景都没有发生。一切都使哈里感受到:即使他不存在了,但是生活还在继续。然而当哈里看到班级的墙上所有的朋友为死去的他所写的信以及校园后院同学们为他种下的树时,他又深深地感受到:他的存在曾经留给别人些什么——那就是美好的记忆,不论生命以何种形式来过又离去,它终将留下应有的痕迹。在和家人告别之后,哈里心中再没有遗憾,他乘着彩虹回到天国,再次遇到已经找到妈妈的幽灵阿瑟并和他们一起奔向天蓝色的彼岸。从阿瑟妈妈的口中,哈里知道了‘“天蓝色的彼岸“的真正含义:在那里生命会像落叶归于泥土一样成为另一个生命的一部分。
这部适合9岁以上的所有人阅读的小说通过对生命意义的反向思考,告诉每一位读者:死亡是一种回归,它并不可怕。
由此又想到石屏梅在《恐怖》中对伫立在自己墓穴前的父亲的描述:一阵风吹起父亲的袍角,银须也缓缓飘拂到左襟;白杨树上叶子磨擦的声音,如幽咽泣诉,令人酸梗,这时他颤巍巍扶着我来到墓穴前站定,对我说:“都预备好后,省临时麻烦,不然你们如果因事忙因道阻不能回来时,不是要焦急吗?我愿能悄悄地走了,不要给你们灵魂上感到悲伤。生如寄,死如归,本不必认真呵!”
如石屏梅父亲一样坦然面对死亡的还有尤金?奥凯利,当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三个月时,他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人生的尽头非得是最灰暗的吗?第二,能不能给生命的最后岁月添上一些亮色,甚至让它成为人生最美妙的时光呢?这在别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怎么能使生命的最后阶段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呢?在度过最初黑暗的几天后,他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写下自己最后要做的事情:稳妥地解决所有法律和遗产问题;结束一段段人际关系;追求简单;活在当下;去营造、去迎接美妙的时刻和“完美时刻”;开始向新生过渡;为葬礼做准备。他和自己的亲人朋友逐一告别,放缓多年来匆忙的脚步,陪伴家人,品味过往人生中的经历并全身心享受当下的生活。从确诊的5月到离世的9月,尤金度过了短暂却丰富的100天,他把这段时光记录在《追逐日光》中,也把他对生命的热爱,面对死亡的坦然传达给读者,让我们在有生之年也能静下心思考如何面对和规划人生的最后期限。
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说:世间并无所谓的死!人所经历的,不过是一种新生。驶离了此生的最后港口,你也就来到了来生的港湾,这个港口的名字叫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