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教工生活 >2022年第2期(总第35期) > 吃好不简单

吃好不简单

5读书咖啡吧-1.jpg

5读书咖啡吧-2.jpg


作为城(市)中(年)富(态)女年过40后开始更关注饮食健康,因为吃不仅仅是刚需,还是爱好,也是永远的热门话题。疫情期间宅家变着花样做饭的男女老少们,应该没少想过,咱们早中晚都吃点啥?更细致更有追求的还得冥思苦想地换着花样、荤素搭配、色香味美、少油少盐地来上一桌。那咱们今天就来看看,哪些书能帮助我们了解该怎么做,该怎么吃。


《救命!逆转和预防致命疾病的科学饮食》

豆瓣评分:8.9

这是一本美国超级畅销书,在亚马逊图书总榜上排名第9,健康类排名第一。

这本书教你如何通过饮食预防和逆转富贵病和慢性病。作者通过总结大量科学数据和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对威胁生命的主要疾病来说,基因发挥的作用仅占10%到20%;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饮食来改变基因对健康的影响。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份部分以疾病名称划分,详细地分析如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远离此类疾病。第二部分以食物名称划分,指导读者如何加工和食用这些食物以获取营养。

书中还贴心地附上作者自己喜欢的食谱,方便读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肉食爱好者一样可以通过本书的介绍来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全谷物和蔬菜的比例从而达到吃得美味又健康的目的。

本书可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随时翻查。


《你是吃出来的》

豆瓣评分:9.0

本书是前安贞医院营养科主任夏萌总结自身患病经历和10万临床病例写成,可信度极高。可以被称为中国人饭桌上的指导书。

许多我们想当然的认知,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人群都以为低油低脂保健康,所以不吃或者少吃油,其实这些慢性病多是蛋白质缺乏式营养不良,他们误以为只能终生服药或手术,忽略了饮食等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真正康复。

这本书是营养学里通俗易懂的一本书,全书分为五章,首先告诉读者慢性病该怎么吃能预防,接下来解析不生病的奥秘,之后介绍中国式的平衡膳食,最后回答我们到底该怎么吃和病了该如何吃的问题,让我们掌握科学、健康的吃法。

这一本书就能重建我们的健康饮食认知,将会使我们记住,一日三餐才是真正的保健品。


《饮食的迷思》

豆瓣评分:8.3

当今都市流行各种所谓“健康”饮食法:生酮、轻断食、阿特金斯……各种营养成分也都受到过“健康”的追捧或“不健康”的指责: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健康/植物油伤脑、动物脂肪不易高温变性/动物脂肪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糖分给大脑快速供能/糖分扰乱分泌、红肉提供丰富的维生素B12/红肉蛋白诱发癌症……关心健康的你,到底何去何从?

来看看这本获《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专家推荐的书。本书全面细致地剖析了脂肪、蛋白质、糖分、维生素等几乎每种营养元素乃至咖啡因、酒精等饮食成分,辨析关于各种成分的“迷思”,也帮助读者了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口味差别巨大,为什么有人怎么吃也不胖有人喝水都长肉,益生元的好处在哪里,吃什么、怎么吃可能更健康……

“科学家的身边人往往难逃为科学精神辐射的命运”,拥有傲人发表量和超高引用率的“学霸”作者不但不放过自己,也拉着自己的儿子乃至实验室的同事一起做饮食试验,吃/不吃特定食物,控制口腹之欲,检测便样,汇报主观感受,行事极客,非常之拼;而作者接触的他人案例——300多公斤的女士,发育差别很大的同卵双胞胎姐妹,只吃批萨却无比健康的男子……蔚为大观之余,更刺激或启发作者不断深思,相信也能启发读者你!


《食品真相大揭秘》

豆瓣评分:8.1

疫情期间在线购物可以不买衣服不买包,不能不买吃的东西。食物为我们提供养分,食物的质量更决定着我们的健康。然而时时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心存恐惧。怎样才能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贵的不代表是对的,广告多的不代表是健康的。既然不能指望食品加工业者都变成谦谦君子,那就让我们消费者自己练就一双慧眼吧!

本书就是由“食品添加剂之神”揭秘食品制作真相!食品是怎样制作的,为了什么目的,使用了多少、什么样的添加剂,这些事实一直不被消费者所知。作为一名曾与食品添加剂亲密接触的“添加剂翻译”,安部司在本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己的经验,带领普通消费者深入食品加工的“背后”,让你了解根本想象不到的真相,并教你怎样选择真正的好东西!

本书简直是一本食品添加剂的全方位扫描仪,是吃货必备的工具指南,让你吃得安心吃得健康,吃得心里有数。


《吃的真相》系列

豆瓣评分:7.9 

尽管本书的评分未过8分,但是想读的人数也过了1.9万人。

提到作者,可能不少读者看过他的专栏。他是清华大学生物学硕士、美国普度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是著名公益组织科学松鼠会的科普明星,长期为《新京报》、《南都周刊》等多家知名媒体写稿,并在《瞭望东方周刊》《读者·原创》《中国周刊》上开设“食色物语”个人专栏。你猜到了?对,作者就是云无心,到这你还怀疑这本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吗?

本书中的章节和小标题都是我们熟悉并常常吃的日常食物,作者就是要通过对饭桌上常见食物的成分和特性分析,来破除国人饮食的迷信与偏见。饭桌上的盲从恐慌,都根源于不明真相。

有人看完之后,可能觉得,天啊,都没什么能吃的了!而有些人看完之后会觉得,太好了,这样我能吃得更安心。

本书就是想明明白白地告诉你,现代食品科学的好处和坏处,以及这些结论的出来的依据,你就可以安心地做出选择。


Copyright © 2022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委员会    投稿信箱:scnught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