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大家谈
这三年,疫情起起伏伏,关键时候,很多学校都把线下课改为线上课。老师们不知不觉上了许多网课。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从精心录播到线上直播,每一位老师都积累了许多线上网课的经验。本期《紫荆大讲坛》邀请了音乐学院王晓盈老师、外文学院肖娜老师、软件学院丁美荣老师和教信学院张新华老师,一起聊一聊关于网课的感受,说一说关于网课的故事。
徐珊:老师们,非常感谢大家在繁忙的居家网课期间能抽空来到我们的“紫荆大讲坛”。虽然我知道有许多老师并不喜欢线上上课,即便从石牌坐车去大学城上课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老师们还是愿意走到教室去上课。但是,疫情期间,线上课确实是解决了特殊时期的上课问题。而且,和线下上课相比,网课也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特色的。想问下各位老师,在您看来,教室上课和上网课,有哪些差别,各有什么优劣呢?
王晓盈:
我一直是坚定的线下课拥护者。我觉得教室上课最无可替代的优势,就是它是实实在在发生的真实教学,师生可以在面对面的情况下进行互动,教师和学生的举止言行、神态微笑都尽在彼此的眼中,能被看到、听到、感受到、鼓舞到、激励到,能达到理想中教学相长的状态。网课的优势当然是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动动手指点击屏幕,就随时可以发起一场云端的学习和相聚,而且参与者可以比较广泛。当然弊端也显而易见——学生的参与性无法预测,如果不要求打开摄像头,教师完全没办法知道上网课时电脑另一端的学生们究竟在干啥:睡觉、吃饭、打游戏、上厕所、做核酸……甚至无法判断是否他们本人在听课,who knows?因此,教师在每一次扮演主播角色时,既需要极强大的内心力量,还需要学生高度自觉的配合,否则就是自说自话的一出独角戏。偶尔遇上网速不好,硬件故障的时候,更是尴尬的社死现场。
但我最近发现,网课也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我在给小学教育的孩子们上音乐课时,有一节课原本是线下举办的班级音乐会,无奈转成了线上视频直播。我发现在精心录制的视频里他们大方自如的表演和线下课的害羞拘谨的状态判若两样,这也让我开始思考网课对于社恐年轻人的吸引力。线上音乐会结束后,有个学生发私信给我说,“这一个学期大家的进步好大,我们第一次展示课上每个同学都低着头没有表情地唱,然后今天大家的视频节目跟第一次完全不同,有互动,有舞蹈,真的就像晓盈老师告诉我们的‘想唱就唱’。我自己也感觉到了,之前想都不敢想象在公共场合唱歌,这次在文化广场录节目的时候也没有感觉怯场或是什么的,那种放开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感觉真的很棒”。疫情改变了上课的方式,却没有阻隔我们的交流和沟通,所以,这也算是网课的意外收获吧。
肖娜:
和王老师的音乐类课堂不同,我的笔译实践类课程,线上与线下的差异并不明显。导入、布置、实施和评价等教学环节,无论线上线下都要借助网络工具和合作编辑方能完成。相比线下课堂,线上课堂的分享和评价环节往往精彩纷呈。通过腾讯会议的“屏幕共享”功能,学生展示他们的探究和发现;腾讯会议的聊天区也是绝佳的译文大赏空间,笔译课程的学生用得很趁手。
线上教学的短板在课堂管理方面,教师很难确保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如一,也无法通过观察学生动作表情判断授课环节的效果。
当然,理论型课程可能稍有不同。理论课强调文献的阅读、理解、探讨,以思想分享和碰撞为目的的小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我的腾讯会议使用的是免费版本,不支持分组讨论形式,这方面的课堂活动大大压缩,对教学效果影响极大。
丁美荣:
我觉得上网课相比教室上课有优势的是,首先是教学时间和空间得到有效拓展,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完成教学,甚至可以把往返课室的时间能有效利用于“教”和“学”;二是直播间所有学生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在聊天区域发表观点,进行互动讨论,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给更多的同学提供发表分享观点的机会,这在教室上课是比较难满足学生的;三是更加有利于基于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思辨思维、创新思维等。
当然,上网课相比教室上课还有很多不足,比如,由于师生在空间上的分离,使得互动双方的临场感差,学习氛围不强,学生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较短,这就对教师的直播教学设计和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一些理工科线上在虚拟平台做实验,缺乏真实实验体验,也难以体验到真实实验中的挑战性问题,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的有效培养。
张新华:
上网课省去了从家到教室的时间和路程,特别是去大学城校区或其他校区上课,上两节课至少半天时间就花进去了;某些教学内容,例如计算机软件的操作,需要学生看清楚菜单栏和一些参数的设置等操作过程,每人一台电脑观看效果比在教室八九十人看一台昏暗不清的投影效果更佳。
但我还是认为上网课的教学效果远远比不上教室上课。上网课,老师基本上就是自言自语,根本看不到学生的眼神,更看不到他们的反应,无法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上网课,基本上只能是灌输式教学,启发式、项目式、探究式、小组合作与协作等等教学方式都是空谈。
徐珊:是的,我和大家的想法一样,我自己也是更喜欢去教室上课,感觉网课没有办法面对面交流,缺乏一种真实感,课堂也因此显得不够生动。不知各位老师意识到这点之后,有没有在教学方法上为此做了一些变化和改进。比如在网课过程中增加提问和讨论的互动时间,在PPT基础上增加视频内容等等。另外,也想请问老师们会不会录制自己的网课,然后复盘总结呢?
张新华:
我的确想了很多教学方法,比如随机提问、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软件使用技巧、让助教师兄分享学习经验,即时在线讨论很难去组织,非即时的学习讨论和学习反思,以及每次课都录制了视频,并把视频链接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回看。
丁美荣:
我感觉对于我们来说,上网课并不比上线下课程轻松,而且和学生一样,都会面临一些教学中的挑战性问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直播教学的优势,克服其局限性,摒弃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运用直播平台的多种交流工具,有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对话、讨论、探究为主要方式,实施互动式教学,从而增强教学的课堂临场感。
我会根据需要增加一些自己录频,以及各学习平台精选的高质量的视频内容,帮助学生多角度清晰地理解知识。我也会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程教学活动,提升线上课堂磁性效应。
王晓盈:
今年是第三年上网课,最大的感受是我已经越来越淡定了。2020年刚开始上网课的时候,媒体和周边的人都戏称我们老师为主播,当时我自己也颇有压力,总觉得在被动地去扮演着一名女主播的角色,对网课也没有过多的期待和思考。现在到了后疫情时代,疫情常态化之后,网课对于包括我在内的每个人来说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存在。虽然它难以做到线下课那样心有灵犀般的充分沟通和互动,但我们可以琢磨着怎么把网课上得有意思一点,学生的参与度高一点。我的做法是,上课前不着急讲课堂的教学内容,先放一段音乐,播放一个视频,和学生们问个好,聊聊天,把大家的情绪都带动调整到一个比较舒服的状态,再开始上课。比如我在上《流行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这门课的时候,每次上课都会和学生们分享一首最新的有关抗疫或者时事的流行歌曲,然后评论区会出现很多的弹幕,大家或感动或欢喜或鼓舞,在一种美好的氛围中就比较自然地投入到之后的课程学习里。
在课件中我经常会插入一些讨论环节,给学生们思考的时间,然后再请他们来回答,同时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不会闲着,都有随时被叫到发言的可能,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就比较高,课堂气氛比较好,不会那么沉闷。由于专业教学需要,我也经常会播放很多音频、视频,学生普遍反馈比较喜欢。关于录课,我一般是会选择性地来录课,但一般不太敢看,感觉问题好多,哈哈。比较遗憾的是,2020年使用腾讯课堂的那些上课视频没有及时下载,保存链接都过期了,当年上课的状态还是非常不一样的,带着几乎虔诚的庄严的肃穆感。
肖娜: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线上课程要精简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有“学有所得”的真切感受;要注重板块之间的衔接,教师需要像茶馆说书艺人一样,用类似“上回说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按下不表”“请听下回分解”这样的叙事技巧,把课堂组织好,做到前呼后应。另外,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把课件设计得更美观,更富于趣味,增加视听等多模态信息,等等,这些都非常有助于线上教学。
本科线上教学也有一部分内容是借助微信课程群进行,例如“腾讯文档”的共同编辑功能非常便利,收集整理作业不再让人头疼。刚好我也在华附教书,给高中生的三合一配方是平台录播、腾讯会议直播和微信群接力答疑。个人认为,如果能做到目标清晰、步骤明确、抓大放小、及时补缺,目前的线上教学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徐珊:听得出,大家都为网课费尽心思,想尽了办法,让上课更生动,传授知识更有效率。我比较好奇的是,不知老师们上网课时会不会开摄像头?有没有要求同学们开摄像头?如果开摄像头的话,会不会选择美图滤镜类,同时选择虚拟背景,还是说把上课的房间收拾得整齐漂亮些?另外,网课时,不知大家是不是也会依然注重仪式感,和线下上课一样,穿得漂漂亮亮,同时也化一个好看的妆呢?
王晓盈:
作为音乐学院的老师,和一名美育工作者,我是一名坚定的美感追求者,我认为教师应该传递给学生美的感受和信息。在上网课前我一般有着简单的仪式感:首先是梳洗换衣,画一个显气色的淡妆,换一件得体的衬衫或外套,然后打开书房的各种灯,让光线看起来更明亮,接着在腾讯会议上挑选我喜欢的虚拟背景,以及轻微的美图滤镜,最后在镜头前呈现出一个神采飞扬的自己。
我的习惯是开课前要求全体学生打开摄像头,师生问好后,学生可以关闭摄像头,但自己会一直保持开摄像头,这样的话,师生之间会更有贴近的感觉。
丁美荣:
学生一般不太愿意开摄像头,但在小组汇报、展示,或者截屏签到时,我都会要求大家打开一下摄像头。我自己如果开摄像头会选择美图滤镜,虚拟背景,做为教师,给学生一个更好的精神面貌。
张新华:
我每次上课都是开摄像头的,要求学生开摄像头,但他们总是有很多理由说摄像头坏了、打不开等不愿意开,所以没有强制,只有一次课要求开摄像头,点名,大部分同学打开了摄像头。很想打扮漂亮一些,但还不会化妆,希望工会啥时候能组织老师学习化妆,学习一些日常适合老师的简单易用的方法即可。
徐珊:听到大家这么说,我很惭愧,我上课没开摄像头,不是像去教室上课那样认真打扮,重点在口头表达了。这个我确实要反省。另外我之前听说有老师上课的时候,家里的猫跑进摄像头,或者自己的孩子奶声奶气的声音在线上传播。不知各位老师有没有这种“翻车现场”呢?您是如何机智化解那一刻的尴尬的?或者您有其他的囧事和趣事,可否和大家分享一下。
肖娜:
虽然经常看到教师直播课程各种翻车的新闻,我自己并没有这样的焦虑。我不认为教学环节必须无懈可击,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是课堂的真实和人的真实的一部分。在线课程本来就是不得已的选择,外部压力已然难以承受,何必再强求教师或学生百分百完美呢?在线课程的顺利进行需要依赖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网络信号和电脑硬件;教师能否自如娴熟地运用直播平台的各种功能也极为重要。
我曾遭遇过一次哭崩的情形。那是两节笔译课,课间休息时我关闭了麦克风;第二节课是评价环节,我大概分析了二十多份学生译文之后才注意到学生在聊天区里的轮番提醒。原来是我没打开语音,从教二十三年,我第一次在课堂上把自己气哭,哽咽得说不出话。学生善意体贴的安慰很快让我恢复了心情,网课和疫情的双重压力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释放。
王晓盈:
从开始上网课以来,我都比较谨慎,一般都会提前做好各种安排,比如叮嘱家人照看好孩子,提前检查好设备等等,所以基本没遇到过“翻车现场”。比较尴尬的一次是,我给学生们讲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口沫横飞地给学生们讲了几乎半节课,才有学生在评论区告诉我没看到课件和视频,原来是我按错了共享的页面,于是赶紧调整,恢复正常后我和大家说sorry,学生们纷纷安慰我,有一个孩子开麦对我说:“没关系,老师,您的声音特别入麦,单纯听您讲课也是一种享受呢”。哈哈,于是瞬间被疗愈了,音乐学院的孩子们就是这么贴心。
张新华:
我上课是大嗓门,上网课时声音可能也比较大。儿子上三年级,每天也要上网课,有一次,我听见他在他的网课上跟老师说,老师我妈在那边上课,比较吵!^_^
也有一次我这边正在上课,儿子那边已经上课,但他还没找到上课的腾讯会议号,大叫起来,我只好跟学生说抱歉,帮他登陆了他的课堂,再回来继续上我的课。嗨,说出来都是无奈,希望学生和老师们能多多包涵!
徐珊:听到大家的网课“心酸”史,我觉得五味杂陈,有点好笑又有点无奈。好在三年的网课史应该很快结束了,这也成为独特的经历和记忆了。想起我自己这几年上课,用过砺儒云,也用过钉钉和腾讯会议等线上课堂工具,发现各有特色,也各有优劣。也想问问大家,你们现在选择哪一种线上课堂软件,为什么呢?另外,假如让您设计一款网课app,您会重视哪些功能的设置?还有,您会给这个app取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如果我取名字,我打算叫“网学捞”,意思就是和某底捞一样,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的网课。哈哈。
张新华:
我选择的是腾讯会议,方便、免费,大多数都在用。
我的这款网课APP,名字是“好学伴”,能个性化定制每个人每天各门功课的频道、作业和任务(现在一门课一个腾讯会议,很不方便);能更好的支持更多的分组讨论功能(现在腾讯会议只免费提供两个分组);老师可以随时调用每一个学生的电脑屏幕和视频(现在上课的时候很想知道,学生到底看没看我的屏幕,到底在干啥?什么也看不到);“好学伴”是希望网课不孤独,有个学伴可以跟你交流、提醒你需要做什么、如何深度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轻松愉悦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王晓盈:
2020年刚开始上网课的时候,我基本是依托励儒云做课程建设,直播在腾讯课堂上展开,感觉非常方便,可以随时连线学生,而且上完课后自动生成回放链接,也比较方便自己复盘和学生回看。可惜今年再上网课时发现这个软件下架了,现在只好改用腾迅会议上课,但感觉共享屏幕时不是很方便,经常会显示不出来。如果让我来设计课堂软件,我认为首先要考虑界面简洁、交互性强、操作简单。取名字的话,暂时还没有想过,可以类似“云课堂”之类的,哈哈。
丁美荣:
我选择腾讯会议和腾讯课堂,功能齐全,操作简易,直播相对流畅,网络和平台运营比较稳定。假如让我设计一款网课app,我会重视教学互动、展示、监控、教学过程记录存储等功能的设置,如果给这个app取个名字,还没想好,先起个“智能互动教学平台”吧。
徐珊:我蛮喜欢张老师取的“好学伴”这个名字,以后大家可以合作。哈哈。最后,我还想问问大家,作为一名网课直播时期的“主播”,积累了这么多直播经验,有没有开视频号,有没有打算以后也在自己的视频号开设直播,面向更多的大众传播知识呢?如果有的话,您会打算讲述哪方面的内容呢?
王晓盈:
目前还没有开通视频号,但近期有这个打算,如果开通的话,可能会分享一些生活中关于形象美感、嗓音保护以及流行音乐的话题。
张新华:
我打算退休以后开个直播视频号,主要针对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或课程辅导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指导。看到很多小学生家长很焦虑,也很卷,孩子很辛苦效果也不一定好,很想帮帮他们,现在我也很忙,希望退休以后能实现这个愿望。
徐珊:热切期待王老师和张老师开视频号,一定去点赞转发。我也开了视频号,不过没有直播过。我和张老师有同样的想法,希望自己一直在教育领域能做出更多的贡献。
感谢各位老师,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探讨。也许以后网课是很少了,但是通过现代媒体直播讲座、线上会议以及云会面探讨思想和传播知识的形式越来越丰富。而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衷心祝愿大家上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