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教工生活 >2023年校庆专刊(总第41期) > 读书·工作·生活:一直在华师

读书·工作·生活:一直在华师

3一起成长-1.jpg

3一起成长-5.jpg


1999年,我从安徽南下广州求学,在华师历史系度过了自由又充实的四年本科读书时光。随后因机缘巧合留校,在音乐系(音乐学院前身)我跌跌撞撞地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学生工作生涯。在这段漫长的经历中,我和音乐学院很多年级的同学们从陌生到熟悉,到结下深厚的友谊,最后成为了他们口中的“知心大姐姐”;我继续圆了大学时未竟的梦想,如愿拿到了中山大学的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同时,还结识了同样从事学生工作的爱人,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并生下了女儿糯米。而后继续求学,愚钝的我有幸结识恩师郭声健教授,并在学院领导和家庭的支持下开始,攻读音乐学院历史上第一个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并于2016年转岗成为一名专业教师。

作为一名在母校读书、工作、生活了24年的华师人,我从求学到工作再到组建家庭,从来没有离开过华师校园,这里见证了我的青春、疼痛、甜蜜和成长。今年恰逢华师90周年校庆,作为一名“老”华师人,我也想谈谈自己曾经经历的那些难忘的事……


王晓盈1.jpg


读书时光:“不务正业”却丰富多彩

作为一个放弃了大学保送资格考到这里的外省姑娘,历史系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当然,后来我了解到系里当时绝大部分同学都和我一样,是被调剂过来的。犹记得刚开学时,时任历史系副书记、已故的黄永东老师曾给我们做过稳固专业思想的讲座,苦口婆心地劝我们要热爱我们的专业云云。尽管如此,大学时代我依然做了很多和专业学习不着边的“不务正业”的事儿:学校《饮食天地》杂志主编、校园电台播音员、参加学校合唱团、去中文系旁听文学课……有意思的是,我们班有不少和我一样的人,他们有人钻研经济,有人热爱美术,有人自学数学,有人一心出国,后来他们也大多没从事和历史教育相关的工作。现在回想起来,要特别感谢历史系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提供了这么宽松包容的环境和氛围。

历史系的老师们也都特别友好,对我们这些学生极其关爱。记忆中尤其深刻的这一位,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董立章老师。印象中的他,永远是一身灰绿色军装打扮,背着个小布包,骑着他的破单车来去匆匆。上课时他说着一口口音极重的方言,板书的字迹则格外漂亮,如行云流水一般潇洒。期末考试前,瘦瘦小小的他还会专门爬到东九的七楼,走访每一间宿舍进行答疑解惑。董老师身体一直不太好,前几年他因病离开了我们,我却因工作原因未能到现场送行,至今深感遗憾。行笔至此,记忆长河里那一连串的名字都蹦了出来:王棣老师、陈文海老师、林中泽老师、左双文老师、陈长琦老师、段雪玉老师、张淑一老师……他们身上的学者气度和人文涵养,给了大学时代的我极其丰富的精神滋养。惭愧的是,彼时的我一心想往上海复旦中文系考研,在历史学习上并没有花多少心思。所以,多年以后,陈文海老师曾取笑我,说我的简历里看不到多少历史人的痕迹,其实这恰恰是我惭愧的地方——生怕不成材的自己唐突了“历史系”这三个字。


王晓盈2.jpg


工作成长:从懵懂到青春起飞,再到教学相长

2003年,我考研以三分之差落败,无缘复旦中文系。随后遇到了学校招考辅导员,于是就糊里糊涂地报名参加了考试,最后幸运通过得以留校工作。那时的我才刚刚21岁,基本状态和一个懵懂的大学生无异,但却已经开始被“委以重任”,开始负责音乐系团委和几个年级的管理工作。因此,表现上虽工作起来风风火火,内心却总觉得惶恐不安,不得其法。令人感动的是,系里的各位领导和前辈老师们对我都非常友善,总会热心地指导着我这个年轻的小姑娘,解答我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

那一年是华师建校70周年,也刚好是音乐系建系15周年,时任音系党总支书记的李建中老师找到我,说:“你是学历史的,能不能请你和其他几位老师一起来负责我们的15周年系庆纪念册?”于是,我便糊里糊涂地成为了编写组的一员,和张晓钟等前辈老师一起开始了系史的编写工作。在文字资料的查找确认中,在新老图片的穿梭回忆中,我逐渐了解了音乐系的历史,也对雷雨声等老一辈音乐系创始人的名字更加熟悉起来。我仿佛和音乐系更加亲近了。

第二年,按照学校的总体布局和安排,2004级新生要去大学城学习和生活,于是身为辅导员的我义不容辞地踏上了小谷围岛,和04级的学生们一起成为了第一批岛民。在这片湛蓝晴天下的荒岛上,晒得黝黑的我第一次带领着04级的学生们,在酷暑的傍晚来到中大图书馆前的广场,大声唱起那首大学城之歌《青春起飞》——“是那年轻的风,吹拂我们的大学城,每一颗火热的心,都伴随着时代的搏动……”

成为专业老师后的日子里,我担任了学院《舞台语言艺术》《音乐教育文献导读》《形象艺术与礼仪素养》等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我一直和学生们探索着一种平等民主的对话交流模式。在疫情的网课中,我坚持真人出镜,和学生们面对面交流;在线下的课程里,我常常化身为隐形人,在辩论、展示、表演的环节中默默观察大家的课堂表现,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动者。因为我深信,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从学生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教学相长的快乐。


王晓盈3.jpg


生活不易:三观一致是幸福家庭的原点和底色

工作第一年,我认识了同时留校的爱人王晓荣。他出生在广东海边的一个小镇上,那里有着广袤的大海、洁白的沙滩、古老的城墙和祠堂,还有袅袅的烟火。家乡相隔千里、习俗文化更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却因为学生工作相识相知相爱了。我们先是分到了一栋楼成了邻居,随后被分去五山校区负责当年的新生工作,后来又一起成为大学城第一批岛民,两年前的他还成为了汕尾滨海校园的第一批建设者。

相识相伴近二十年,一路走来,十分不易。生活中,他的饮食要求比较简单,只要饱腹即可;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食爱好者。因此,原本只会下方便面的他不断钻研菜谱,逐渐解锁各种美味大菜。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他都会一显身手,做上一桌美食请全家人品尝。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上,三观一致是我们俩坚定的出发点。犹记得在我读博懈怠不前时,他就仿佛化身为严格的牧羊犬,不停地鞭策监督着我前进;在我生完儿子身体虚弱之时,他主动承担了每天哄睡二宝的任务,自己却整夜都无法安睡;在我在工作上遇到打击和困难之时,他在一旁和声细语地为我分析难点、寻找对策。而在他挂职英德黄花镇和赴汕尾校区支援建设的日子里,我也坚强地成为了他的稳定大后方。

还记得十年前,在华师80周年校庆活动中,我们参加了80年80对校友夫妻的征文和合影活动,并在校庆当天有幸见到了其他79对华师校友夫妻。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有着“中国好人”之称的秦兆年教授和夫人也在现场,满头银发的老俩口还跟我们分享了很多关于工作和家庭的趣事。语句间充满了对华师的热爱,也不时流露出夫妻俩对彼此的关心,令我们好生羡慕。不久前,爱人和我的家庭在学校工会2023年五好家庭评选活动中荣幸被评为“五好文明家庭”。这既令人惊喜,又让我们感到惶恐。同为华师人的我们,期待未来可以像秦老伉俪一样,相濡以沫地携手走下去。

今年是华师建校90周年,在这里读书、工作、生活了24年的我已经陪着母校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庆典。前两天,在我们大学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上,我的大学同学们一边看着循环播放的回忆视频,一边纷纷感概追忆着似水年华。作为一直读书、工作和生活在华师校园的我,心中只默默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一直在华师,真好!”


王晓盈4.jpg

Copyright © 2023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委员会    投稿信箱:scnught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