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教工生活 >2024年第2期(总第44期) > 【耕耘手记】考试这件小事

【耕耘手记】考试这件小事

6麦田守望者-1.jpg

6麦田守望者-4.jpg

6麦田守望者-5.jpg


(一)

六月的某一个晚上,我正坐在电脑面前看着屏幕上刚出好的月考试卷。刚用各搜索软件搜了一遍,确保互联网上没有相同的题目,然后逐一地校对:格式、句子、单词、答案…… 桌上的手机震动,有信息过来。

“老师,下周一的考试可以不来吗?”

“为什么不来?”

“有欧冠比赛。”

“可看回播吗?”

“看回播?那是不可能的!”

发信息的是H同学。刚认识他的时候,有次问我:United是怎么拼的?我说就是United Manchester 那个United啊。他说哦怪不得我不会,我不喜欢他们。一个学期下来,他起码有两次因为球赛而不想来考试。

七月,期末考试。 监考的是隔壁班的学生。离考试还有五分钟,场面仍有点混乱,主要是到场的学生才只有一半左右,门口有陆陆续续但不甚慌张的脚步声。坐着的学生有些拿着一叠纸在进行最后一分钟备考,有些啃着手里的早餐面包……我敦促学生清理桌面,手机放到墙上的手机袋,把证件拿出来……

一个学生在书包里翻来翻去,说

“证件忘了带。”

“这都能忘?如果你去参加真正的雅思考试怎么办?”我说。

“那报名费就送给白送给人家了。”一个同学替他回答。

“反正又不差那两千块。”他答。

“现在好像不是两千块了”另一个学生说。

“不是吗?”

“当然不是……”

就在他们准备就考试报名价格问题进行热烈讨论的时候,我赶紧叫他们打住。辅导员给忘带身份证的学生写了证明。学生安静下来开始考试。

一个学生举手,说:

“老师,有笔吗?借我用一下。”

我把笔拿过去递给他,没说啥。这很常见。我的袋子里早已准备了若干支笔。

(二)

    考试对于学生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从小学(甚至可以说从幼儿园)开始到读完高中,学生们经历过的考试已不计其数。曾听一同事说,她女儿在读初中,为准备期中考试,学校已进行了三次模拟考试。我女儿在读小学,每个星期都有考试。况且学生除了学校里的考试,校外的考试也多得不胜枚举,钢琴、舞蹈、绘画、象棋、编程……

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语言教学分为五个级别,每完成一个级别的学习进行一次月考,由考试成绩决定升留级。这些成绩除了作为学生在该项目的学习证明外,主要是为学生参加英国剑桥的雅思考试做全面的准备。

所以,我能理解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压迫感,也能理解极端的压力下导致的极端反应。 记得自己读大学的时候,我们班同学发明过一种解压方法。每次考试,发卷子之前,课室鸦雀无声,紧张的心跳此起彼伏,这时文娱委员就会带头,唱一句当时的流行歌,说“预备起”,全班同学便跟着大声地唱了起来,凛然豪壮之情一览无遗。监考老师则非常友好地站在讲台微笑地看着我们,等我们唱完,说,好了,开始考试。不是在这里提倡,但现在每次想起来都是面带微笑的呀。每次期末十几门的考试,所考内容早已忘记,当时的大合唱却还印象犹记。

时移世易,学生们排压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遇到过在考试过程中睡着的学生。有些学生,实在看不明白卷子,在上面画漫画或者写故事。也有学生在上面用特有的符号表达自己的愤慨。再者,他把卷子藏起来不交。等考完监考老师在上面数卷子,数来数去数不清楚,总数就三十,却数得满头大汗。而关于学生在考试中的种种表现,确实是老师们经常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时代不一样了,但考试的重要影响力还依旧。高考自不用说,十二年寒窗的学习成果,结果直接影响未来的职业和人生。而据说现在,中考的重要性要远超高考,因为有一半的学生将进入职高或是直接参与工作,而高考则会有80%以上的学生进入大学。试想象这给家长和考生带来的压力。

剑桥雅思考试分为听说读写四科成绩,以9分制算。拿阅读来说,共40道题,如果答对23-26个,分数为6。大部分大学的入学分数要求为6,如果低于这个分数,就要先上语言课。差0.5分就等于上多10周以上的语言课,时间和费用上的成本大大提高。

考试这么重要,考试的合理性在哪里?2022级一个学生就特别喜欢问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用这篇文章来考?为什么我一定要回答他问的问题?为什么对不对由他说了算?当然,我们有语言测试学,已经跨越多个学科从不同角度去研究语言考试,从不同的维度去介定考试的科学性。但这些方面是否涵盖了考试的全部?其实这门学科目前提出的问题远比它解决的问题多得多。本文篇幅所限,不加妄论。

(三)

学生们考试之前看上去满不在乎的,考完之后却是另一番景象,纷纷发信询问成绩,问的还不单止是自己的成绩。我做对了几个?谁最高分?谁最低分?

然后真正的雅思考试就来了。所有的学生好像瞬间变得爱学习了。他们埋头刷题,在网上搜索雅思考试备考攻略,购买各种据说能极速提分的资料,背厚厚的单词书。一些书的名字赫然写着“雅思胜经”,“雅思真经”等等。不止一个学生,可能是听了坊间传闻,四处向老师求证: 到东南亚地区去考分数会高一点?

课间偶尔和一个女孩闲聊,问她报名考试了没有,报了几月份的?她说报了7月8号和15号的。

“两次?”

“嗯,先考两次再说。看看哪次分数高。”

“这样也好。”我欲言又止,连连点着头。还是让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吧。

某周六雅思笔试结束后,一学生发了一个微信截图过来,说他的一个朋友在考试的时候因为提前翻了试卷,考试作废了。另一个学生在下午时候打钉钉电话, 同一个内容——翻卷违规零分。我问不是有广播考场指令的吗?她说只顾着看试卷没注意听,说心里觉得很可惜,因为感觉这一次题目很简单,自己发挥得也很好……我也觉得很可惜,但也只能努力想一些鼓励的话对她说。这次的通话时长为半个小时。

后来每当模拟考试,不管在哪个班监考,我都把禁止提前翻卷以及不能超时答卷的规定一遍一遍地说。但我知道总有人没有听到,或者不会记住。这就是考试,考得不仅仅是你能不能写对答案。


Copyright © 2024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委员会    投稿信箱:scnught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