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风一样潇洒


“哇!我觉得老师你好有个性啊!”
“是吧,我也这样觉得,”迎着天桥上的风,我一边走一边给朋友发语音。
“她是我见过最最潇洒的老师!”
和史风华老师的故事,最早要追溯到我还在数学科学学院的时候,准确来说,是我第二次转专业考核失败的时候。当时图书馆的红楼书社活动邀请了史风华老师和黎明老师给大家开讲座,讲座的主题与《红楼梦》和古琴文化有关,我们也有幸在现场听到老师弹奏古琴曲《阳关三叠》。坐在观众席的时候,我想,如果我能转去文院,能去听史老师的课,那该有多好啊。
于是,讲座结束后我和其他同学一起上去再跟老师交流,也和老师说了我的许多感受与想法,既有和讲座相关的,也有我自己在学业上的困惑。老师听完后立刻给了我一个特别结实的拥抱,以至于我到后来的很多时候都记得这个拥抱,因为当时的我其实已经快感动得掉眼泪了。我很清楚我一定不会放弃在文学上的学习和追求,但对当时屡战屡败的我来说,一位来自文学院的老师的鼓励与宽慰,就像强心剂一般,让我暂时甩掉那些迷茫与自我怀疑,继续打满能量往前看,向前走。
回去的路上我给老师发了短信,说特别喜欢老师今天在讲座上的分享,说也许就像老师说的那样,花未开尽月未圆,遗憾和残缺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美满,虽然很遗憾没能成为文学院的学生,但我在这儿会好好学数学,也会继续坚持在文学方面的学习和发展。
老师回复说她也很喜欢我,有时间也同她讲一讲立体几何,数学最抽象因而最美。
信息只有寥寥几行,但是字里行间的真诚和温暖满得快要溢出来,老师和我甚至只是第一次见面,我甚至还不是老师的学生。想到这儿,我深受鼓舞,立刻柳暗花明满血复活,但感动之余我抓了抓头,开始想老师应该还不知道我上学期才重修了解析几何……
于是,抓耳挠腮的我在回复的短信里补了这样一句话——谢谢老师!我一定会努力学好数学!
三年后,我和老师在文学院的楼梯间里边走边聊天,我同史老师说我最近的光辉战绩是“算数算到十一加八等于十八”,史老师听完安静了几秒,默默地摆了摆手说“啊~我不认识你~”
我笑着挨到老师肩上说:“没事的老师!我认识你就行了!”
那一刻,我想起了当初给老师回复的那条短信,也想起了三年前自己在讲座下的羡慕与向往。当时的我怎么也想不到,讲座后的第一年我通过了文学院的考核,第三年我来到了史老师的美学课,和同学一起参加了斫琴研习,再一次看到了弹古琴的史老师和黎老师,并在几个月后和老师一起,向前往文学院研习的高中学生介绍、分享。
命运就是这样奇妙。
朋友小小地“哇”了一声。
“感觉你和你老师关系好好啊!”
“其实我们大家都是啦,老师很喜欢大家,大家也很喜欢她,我们日常的相处模式就是很自然很轻松!”
松弛感,是史老师的高频词。而潇洒,就是松弛感在史老师身上的具象化。
在美学课上做课堂展示时,我们听到过最多的话就是“放松些,没有那么多要求”“你们随便,喜欢就好”“都可以,按你们想的来就行”。老师戏称自己是甩手掌柜,从不干涉我们的选题,只是让我们放心、放松、放胆地去做。最后大家交上来的作品五花八门,各具新意,时不时还会有惊喜掉落,所以偶尔也会看到老师离开课室后手上多了板糖画,或者是头发上多了朵玫瑰。有时候,老师还会在展示中途戴上同学的墨镜,美美转身接受大家的惊呼。我们也经常悄悄地拍下来发到朋友圈,其他班的同学看到后又是一声惊呼——这是哪位老师!太可爱了!
当然是我们那无拘无束潇洒松弛的史老师啦!
于是慢慢地,我们也越来越感受到史老师的“非典型”,比如老师从不去染自己的白发,因为她觉得这就是自己最真实的模样,不需要去掩饰什么;老师也从不忌讳谈自己的小个子,因为她觉得自信就是大大方方地去展示自己、接受自己;老师很爱在自然上free style,做漆艺的间隙会灵光一闪,摘下一片叶子,涂满颜料,翻过来将叶脉拓印在明信片上;老师也很会感知学生情绪,她在我做漆扇连续翻车时精准抓住我的“急”,但并没有对我说教,只是将我带到身后的砖墙前,让我静下心“面壁思过”,成为斫琴课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最后我抽出扇子,上面的图案再不翻涌混乱,它开始像水一样,自然地流下。
“不要去预想你想要的结果,放松一些,让事情自由发展,就好了。”
除了淅沥沥的雨声和潮湿的苔藓气味,斫琴课留给我最深的记忆,也许就是史老师在小院子里对我说的这句话。
后来我们一起去了很多场和这门斫琴课有关的分享会,每一次开始前我总会下意识地紧张,但每一次史老师都会说,放松些,就像你在斫琴沙龙的分享那样随心来就好,我们要松弛感。
“需要我配合你吗,站在你旁边给你撑腰!”
“好的呀!有老师在就很有安全感!”
这几乎成了我们开场前的必备流程,即使我们一起分享的次数不多,但每一次她都会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不必太在意结果如何,享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好。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老师好像只需要站在那里,我就会感到很有底气,很有力量。这种力量从史老师那儿传到我这儿,慢慢地,形成了一种定力,让我的内心再强些,内核再稳些,无论面对什么,都松弛些,再松弛些。
我知道,未来总有很多时刻需要我独自去面对,但我想,老师之所以为老师,是因为我在跟老师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小部分的我成为了她,带着她的力量,代替她与我同行。我会在未来的无数个场合中,享受这个过程,当作一场潇洒。
“对了!我们老师还是习武之人来着!难怪我总觉得老师身上自带江湖侠气!”
“哇!老师真的好酷!”
“是吧!我也觉得她超酷的!”
那么,这篇关于我喜欢的老师的文章,要叫什么好呢。
起初,我想给这篇文章起名叫“像史老师一样潇洒”,后来转念一想,老师知道后,肯定会和我说不需要像她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大家做自己就好。
那要叫什么好呢?
当花洒的水冲掉头顶的泡沫时,我灵光一闪。
那就叫,像风一样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