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紫荆花开处,笔墨写芳华


校园里的紫荆花年复一年自然舒展,每一瓣绽放都似时光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女性二十三载的芳华。
王颖,从青衿学子到学校党政办(研究室)的执笔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性淬炼了她的思想,十一载宣传统战部的岁月沉淀了她的洞察,而党政办公室的日夜更将责任镌刻成她生命的韵脚。在家庭与事业的双重角色中,她坚信“女性应以专业立身,成为孩子的榜样”。她的故事,折射出新时代职业女性在平衡中突破、在责任中成长的力量。
青衿学子的蜕变
在华师读书、扎根,王颖已与华师同行廿三载。
2005年,王颖从政法学院硕士毕业留校。由于所学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符合宣传工作的要求,凭着硕士期间发表的四篇文章、两篇核心,经过学校各方面的综合考察,王颖顺利进入学校党委宣传统战部工作,完成了“毕业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蜕变。王颖回想起当时的选择:“个人比较喜欢学校的育人环境,应该说还是比较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的。”工作之后,王颖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继续深造,获得了博士学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背景,赋予她严谨的思辨能力;十一年的宣传统战部经历,则让她在各个岗位都历练了一番。王颖回忆起自己在宣传统战部的工作经历,如数家珍,“像《华南师大报》、新闻宣传、理论教育、统战工作以及后来的新媒体,新闻编辑做了8年,后面几年是负责学校的理论教育。”这些工作在不知不觉间淬炼出王颖敏锐的洞察力和精炼的文笔。
工作十年后,王颖投入学校新成立的教师发展中心的初创工作,帮助老师们规划和实现专业发展。在岗3年多,她从零开始搭建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全周期各层次的成长培训体系,悉心为同行成长路径的培植贡献力量。直到2019年初交流到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王颖开始负责党委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至今也有6年了。对于这份工作,王颖和同事们始终秉承着“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一方面通过重塑制度流程来规范各项事务办理,做到认真负责、周密细致,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师生需求来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争取做到尽快办、抓紧办、办得好。
谈及学生时代,王颖似乎回到了青衿学子的青涩中去,而面对工作,王颖早已成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华师人”。回望校史,王颖感慨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各个时期的前辈们爱国爱校、辛勤耕耘,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如果能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在管理服务这个岗位上,为华师在新时代的建设发展出一份力,推动和见证学校发展更前一步、更上一层,是我个人最大的荣幸。”
在细节中书写责任
“关起门来全神贯注地思考,为一个标题、一个字琢磨半天,第二天要交了半夜还在对着屏幕烧脑的焦灼,寒冬黑夜走出办公楼饥寒又充实的感受,只有亲历才能体会得到。”王颖用这样诗意的语言,讲述党政办工作中最寻常的写稿日常如何成为最深刻的经历。她还表示,写材料肯定是苦和累的,但是用心完成一个稿子之后那种欣慰和充实也是无以言表的。

党政办(研究室)是学校的运行中枢,平时要高速运转,寒暑假也不能停息。对于每天的工作,王颖都会分好轻重缓急。“我应该没有耽误过重要而紧急的事情。”她说。遇到紧急的事情,她可以集中时间精力去做,但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一山放过一山拦”,所以一般没那么紧急的事情,有时也要“允许自己拖一拖”,给自己减压。
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王颖和她的同事们总能“协同作战”,联动各部门各环节同步推进、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有时接到的任务要求和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落实起来有困难,王颖一般选择先沉静下来,全面了解情况,并通过诚恳沟通争取各方理解,达到各方基本满意的效果。如果遇到拿不准、难以选择的事情,王颖认为有一个标准可以破局,“那就是是否站在学校的立场、是否站在师生的立场,只要是有利于学校和师生、是为他们好的,就大胆去做,一定不会错”,她目光温柔而灼灼。“站在学校和师生的立场上,就没有真正的难题。”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是标准,也是那颗初心的体现。
柔肩承千钧
那个执着于出文稿精品的王颖,那个为学校为师生忙碌的王颖,却是一个极其温柔的人,恰似校园里盛放的紫荆花。一头齐肩短发,在她身上却不只有干练,更多出几分优雅。交谈到笑起来的时候,王颖弯弯的眼睛配上不卑不亢的谈吐和神态,更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外柔内刚的王颖,在工作中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撑起家庭的那半边天。
当被问及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王颖的回答坦率而清醒,“真实的状态是,工作已与生活深度融合。”王颖不赞成女性为了家庭和孩子,牺牲自己的事业追求。她看到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女性对家庭的意义不言而喻。王颖没有抱怨这个几乎无解的命题,而是在有限的时间精力中,尽量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平衡、做取舍,“这就是所谓的‘既要’‘又要’,如果时间精力安排得当,女性是可以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当然还要看另一半对家庭支撑的情况。”丈夫同样忙碌,家庭重任更多落在她肩上——管学习、盯教育、理家务,她笑称大多数女性和母亲都是“家庭经营的CEO”。面对难题,王颖提供了另一种视角,认为女性在家庭的角色优势,比如统筹兼顾能力、细节把控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抗压能力等,无形中也赋予了她们解决工作难题的能力,“尽量让自己忙而不乱,累而不疲,充满电还能继续前行。”这位工作中兢兢业业,家庭中也尽己所能的女性还不忘打趣道:“有时也允许自己‘糊涂’一点,偶尔犯个错也不要太自责,比如丢三落四就经常有。”遗憾是人生的和声,而向前始终有更多的美丽旋律。
从青涩学子到踏入学校的“运行中枢”,王颖用23年光阴,在华师的年轮上刻下自己的印记。她的故事,也是千万女性在时代浪潮中劈波前行的缩影——以专业立身,以柔韧破局,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力量。对于华师女性,王颖认为自己还谈不上给出寄语,但也想说:“每个人的道路都不尽相同,但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一岁有一岁的味道。”她希望和所有女性一道,继续保持热爱,保持学习,保持健康,优雅从容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正如紫荆花的盛开年复一年,她的步履,也将始终坚定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