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物语 | 盛夏群芳歇,紫薇开欲燃

毕业季,弥漫校园的蜕变之痛、离别之殇如烈日骄阳般肆意灼人。同样炙热可燃的便是孔子像前那一排满树怒放的大花紫薇。
大花紫薇,又叫大叶紫薇。观花乔木,以枝繁叶茂、花色艳丽、花期长久、耐暑抗炎而著称,是夏季的代表花之一,与凌霄花一同被称为“盛夏双骄”。

说到紫薇,最出名的是白居易的名篇《紫薇花》:“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紫薇花成为中书侍郎白居易排遣黄昏孤寂的心头爱,可见其文雅贵气古已有之。

每到六月,怒放的大花紫薇成为校园的点缀,成为毕业照里独特的背景。大叶紫薇具有很强的向光性,喜欢直射和暴晒,顶生圆锥花序分布在树冠的顶部和最外层,稍被枝叶遮挡就难以盛放。远远望去,满树紫色的花铺呈在墨绿色的树冠上,紫色花中间抢眼的黄色如发射状的火苗,装点着每一个花束的内核。这种颜色搭配总能勾起我童年的回忆。记得儿时,每逢春节跟奶奶回乡下拜土地神,仪式完毕以后按例要烧纸钱、纸衣以示恭敬和虔诚。孩童的我,虽不理解这些仪式,但喜欢看那黄色火苗吞噬着紫色带有绿衣领蓝袖口的公王衣。长大以后,读到史书我才明白,紫色带绿色领口蓝色袖口的衣服属于古代公卿高官的服饰颜色,彰显着地位和荣耀,看来乡下拜祭烧的公王衣还是挺符合古代衣冠礼制的。多年以后,当我第一眼看到怒放的大花紫薇,就已经因为颜色联想而对其有虔敬之心。直到发现其以象征智慧和帝皇的“紫薇”为名,更是深信其矜贵高雅。

印象中好像春天的花儿都属于珠圆玉润型,大多像木棉花的花瓣那样丰腴,肥厚得像广州的春天一样可以拧出水分来。然而大花紫薇,花瓣则带着天然的褶皱,紫色花瓣薄而翻滚,猛一看竟以为是假的绢花。有一段时间我总是陷入遐想,以为这俏皮地打着荷叶边的紫色花瓣是张饱蘸了水分的宣纸,遭遇突然的暴晒而起了皱褶,不禁悲从中来。所以,我总觉得春天的花朵因适时而动,天然具备俯首低眉的安然,秋冬的花朵因要临霜傲雪而点染着孤胆侠客的霸气,盛夏的花朵则因不惧暴晒而流露着义无反顾的决绝、倔傲不驯的凛然。泰戈尔《飞鸟集》名篇《生如夏花》:“生如夏花绚烂,死如秋叶静美!”“绚烂”一词,穷尽了盛夏鲜花在烈日下怒放的生命张力!

紫薇(包括大叶紫薇和小叶紫薇),在广东又有“百日红”别称。熟语称“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比喻平实乃为常态,美好不能长久。大叶紫薇5?7月漫长的花期妥妥地打了俗语的脸,宋代诗人杨万里《咏紫薇》:“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红十日,紫薇长放半年花。”圆椎花序一串花枝里面这个花苞刚刚盛开,那个花苞含苞待放,一枝枝一簇簇,天生一副众星捧月、万人拥戴的繁华气象,你方唱罢我登场才能造就“盛夏绿遮眼,此花满堂红”的架势。

在园林设计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季相景观,所谓“春赏花,夏纳荫,秋观色,冬看型”,大花紫薇也有特色鲜明的季相:春尽夏随,浓荫如盖,繁花怒放;夏末秋余,硕果满串,叶色如血;冬逝春来,叶片凋零,枝干苍润,古雅珍奇。无论是叶芽繁花还是硕果枯枝,大花紫薇给人以鲜明的时令启示,用自己的时间物语呈现校园的季节感。

春天,你可以在欣赏大花紫薇青苔密布、虬曲有力的枝丫,领悟每一个枝节起顿转合间迸发的力道;夏天,你可以在大花紫薇树荫下仰观这一枝那一簇之间的争奇斗妍;秋天,你可以在血红的大花紫薇叶片上写下诗行寄给远方;冬天你可以在落叶满地,残果尤存的枝头领略流逝的时间…… 一棵树的时间线索里深含着生活的隐喻与生命的况味。“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我想,被水泥森林包围着的美丽校园,最妙之处就在于这一花一木一水一石之间,让你能片刻间融通万物,思接千载,滋养心灵,敦厚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