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教工生活 >2018年第2期(总第18期) > 盘点张家界

盘点张家界



      张家界已游过多回,如果没记错,此为第四次。
      初游张家界,是1984年夏天,当时刚刚完成中考,成绩不错,是大哥给我的奖励。那时还没有张家界市,只在一个很小的县城,名大庸,极偏僻。印象中,大庸似乎只有区区一条街,不过五、六百米长。由大庸前去景区,需走很长一段路,山路很徒很颠簸,到达之后便觉筋疲力尽。其时的张家界,养在深闺,外界所知甚少,充满原始与纯粹,山林茂密、溪流潺潺、白练垂天、空谷回音,攀爬之间颇有些探险与刺激。若偶尔于山涧溪边、羊肠小道上遇一二游人,便生隔世重逢之喜。运气好的话,遇到热情的土家山民,请至木屋,吃一支苞谷或红薯,喝一杯热茶,还可听听土家汉子讲古。其时其景,回想起来,仍有几分感动。
      二游张家界,是1999年,那是一个失魂落魄的秋天,因为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我有些伤神与恍惚。彼时的张家界,与十五年前相比,已不再宁静,游人如织。黄狮寨已改名为黄石寨,山道上人群前呼后拥,山顶开始有了土家族婚俗表演,很多人忙着掏钞票,排队玩着抢新娘入洞房的游戏。金鞭溪边已辟出一条大道,游人不再觅路,沿溪逶迤而行,紫草潭变小了,但依然清澈,潭中水草摇戈,小鱼游动。乘坐天子山的缆车极为刺激,贴着悬崖飞行,阵阵惊呼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置于其中,激情高涨,便忘了忧伤为何物。夜宿山顶,秋凉如水,万籁俱寂,小虫低鸣。坐于坪中,仰看满天繁星,周围山影重重,便觉游然于物外,顿感人之渺小——真是渺苍海之一栗,独怆然而涕下!思前想后间,顿生出冲出樊笼、重拾尊严、活出自我之强烈欲望。
      三游张家界,应该是擦肩而过,神游而已。2006年夏天的广州酷热难当,于是和先生突发奇想,欲觅一安静去处做一回自游人。正巧读沈从文文集,便想到了凤凰。于是由广州下吉首,至凤凰,住客栈,游沱江,入峡谷,觅文人雅士身影,访苗人土司足迹,感受湘西民俗,不亦乐乎。近一周的时间,乐而忘返。本欲再探张家界,却因时间所限,未能成行。好在湘西本是一体,沿途风光类似,且沿途广告牌上皆是张家界风景介绍,所以权且当作神游过张家界了。
      没成想,这个春天,又游了一次张家界。屈指一算,距1984年已近30个年头,而离1999年,也已过去了12年。光阴似箭啊,女儿有了几分亭亭玉立,我居然由当年的懵懂少女升级成了姑姥姥,姑姥爷眉宇间也有了些慈祥。哦,如果将当年的张家界比作少女,想必今天的张家界也成熟了几分,有了些少妇风情罢?
      然而有些事情总是始料未及的。三十年的时光居然使一片山林发生了几何倍数的变化,如同打过强力激素,肥壮得到了快爆炸的程度。
      初入山,导游便开始打预防针:这两年,因《阿凡达》之“悬浮山”多取景于张家界,导致一股探寻“潘多拉星球”热,各国人民纷聚于此,游人爆棚是常态,出行、饮食、观景都需长时间排队,很有几分“世博会”的景象。次日清晨,入得山来,发现所言果然不虚——视线所及皆为长龙,但经之处,人头攒动,闹声阵阵,不少地方垃圾遍布,满地狼籍,到处都可听到景区管理员声嘶力竭维持秩序的喇叭声。因恰逢下雨,半山腰间冷风阵阵,在浓雾中排队的各路人马边瑟瑟发抖边缓慢前移,儿童的哭声和游客的抱怨声不绝于耳。终于排向下山的缆车了,于是这支壮观的队伍便像贴着山坡蜿蜒爬行的巨龙,一直延续到未知的尽头。一阵阵令人不安的吼声不时由远方传来,大家面面相觑,不得要领。直致排到自己,方知是人们冲刺时发出的欢呼声,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让大家兴奋不已,于是怒吼成为了一种仪式,一波波向后传递,怪不得极有规律。
      这一天行程算下来,除去用餐,居然用了6个小时来排队(据说节假日耗时更长)!下得山来,已天色漆黑,同行者皆饥肠辘辘,尽现疲态。如此旅游,虽江山壮美,影物依旧,但心中早已体不出半点美感,只恨行程太长,归心似箭了。
      亲历张家界之变化,心中颇为感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迅速壮大,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一切都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前飞奔着。中国如此,张家界如此,我们也如此。我们有了钱,有了闲,奔赴各地,我们喧闹,我们浮躁,我们挣钱,我们占有,我们发现美景,然后再摧残美景。我们吃着有毒的食物,我们过着打了激素的生活,正好像吃了激素之后的张家界。
      美妙的时光,不应该只存留在于与贫穷相关的记忆里,而应该回到现实生活中。祝福张家界,祝福我们。

                                                                                                                                                            于2011年深秋
后记:
      这是一篇写于2011年的小文,距今已七个年头,显然已经过时。
      七年,于历史长河而言几可完全忽略。但在日新月异的当代中国,这又可称得上是改天换地的七年。仿佛眨眼间,这个国家已由内而外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探月车上了天,房价高得离谱,世界各大景区忆快被中国游客占领,出门用滴滴和共享单车代步,揣一个手机走遍天下,天越来越蓝,农民正忙着搬进别墅……七年前,可想都不敢想。这真是一个壮怀激烈的大时代。
      并无贬低张家界的意思,尤其是作为一个湖南人。我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七年,张家界已越来越有序,越来越美,但只因记得一句话 ——“忘记过去则意味着背叛”,所以我又以为,此番旧话,似乎又不算过时。

Copyright © 2025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委员会    投稿信箱:4636114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