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教工生活 >2019年第4期(总第25期) > 【紫荆物语】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杉树落羽时

【紫荆物语】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杉树落羽时

6文学手工坊-1.jpg

6文学手工坊-3.jpg

6文学手工坊-3a.jpg


夏花绚烂,秋叶静美!堪称“网红”秋叶之首的肯定要属“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掌状五裂的枫叶,再次就是“一地黄叶碎如金”的扇形银杏叶。而在华师校园,最浪漫唯美的莫过于那羽毛状红褐色的落叶——落羽杉。

落羽杉是落叶乔木,树干尖削度大,树皮棕色,新生幼枝绿色,叶呈条形扁平羽状,春夏两季叶色青翠,秋冬两季叶色暗红,季相景观明显,适合排植或者丛植在水边。我校校医院门口湖边以及叶圣陶铜像旁边的湖内均排植落羽杉。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梧桐叶子撑开了传统文人的悲秋之感;“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芭蕉叶卷展之间连接着诗人墨客伤春离怨之气……阔叶树木因为在狂风中飘摇撞击,在密雨中传递声响,因而具备了独特的精神气质,镶嵌在恒古绵长的诗句里。而落羽杉,作为针叶植物,拥有自己的特点。它叶片细密如羽,风来如过筛,未有声响;雨入绵密叶隙,悄无声息,瘦高的落羽杉就如一块温柔的海绵,用自己的涵养吞咽着风雨大作间的威力,如静默的绅士般矗立,栉风沐雨志向不改,历久不衰!

关于落羽杉的叶子,还有秋来易装变色的特点,1986年评选的羊城八景——龙洞琪林,就是以落羽杉为主体树种造景,春来嫩绿、入夏青葱、秋时棕红、冬来飘落,一直是华南植物园里最具代表性的景点。秋末冬余,落羽杉如羽如绒的叶片开始脱落,寒风中随风翻飞,自带浪漫唯美个性。有时一夜狂风骤雨,次日早晨便可见树下铺开了红褐色的绒地毯,绵密的质感再加宿夜涵养着的雨水,踩上去格外柔软。

又到初冬,我观察到校医院门口池塘边,那一排哨兵列队般的落羽杉已经转为古铜色,小手指头般大的果实点缀在枝头,引来鸟雀翻飞啄食,非常有趣。然而,我却意外地发现有几颗落羽杉的顶端竟然还保持着脆生生的绿色,好生奇怪!反复观察比对,才发现离这些绿色植物不仅叶片颜色不一样,形状也完全不同,原来在地面十来二十米高的树顶之上,那些占据落羽杉梢头的竟然是寄生植物——广寄生。我想大概是哪一次啄食果实的小鸟,在落羽杉上拉粪便,粪便里面带着广寄生的种子(广寄生这种植物具有非常强大的寄生特点,它的果实成熟时呈鲜艳的红褐色,招引雀鸟啄食,而它的种子能忍受鸟体内高温及抵御消化液的作用,不被消化,随鸟粪排出后即粘附于花木枝干上,待温度湿度适宜便迎风生长。)找到宿主的广寄生便毫不客气地从落羽杉身上攫取营养疯狂长大。鸟粪里的广寄生种子在适温下吸收露水即萌发长出胚根,先端形成吸盘并生出吸根,从伤口、芽眼或幼枝皮层直接钻入。广寄生侵入寄主植物后在木质部内生长延伸,分生出许多细小的吸根与寄主的输导组织相连,从中吸取营养物质。当寄主植物被侵害后,长势逐渐减弱,枝干逐渐萎缩干枯,甚至造成整株死亡。 

校医院门口那几株落羽杉的顶端,广寄生牢牢攀附在高枝之上,占尽吸收阳光雨露的最好位置,让人深深感受到寄生植物与宿主植物之间可怕的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外表看来是糅合两个植物形态于一体的植物现象,然而,颈上的项链竟然成为致命的绞索,真是一部血淋淋的故事!

落羽杉是孑遗植物,它在历经地质地理气候变迁过程中幸存下来,又有“植物活化石”之称。为了能够适应沼泽地带或水边的生长环境,需要克服土壤中空气缺乏、根部无法呼吸等困难,落羽杉一部分根向上生长,露出地面,适应于呼吸,叫做呼吸根。在陶行知雕像旁边的湖中,你可以看到落羽杉树底下冒出高低不等的屈膝状的呼吸根,跟很多的红树林植物一样,用逆向生长的呼吸根起着通气、固着和贮藏养分等作用。(校医院门口的落羽杉由于是在岸边生长,离水面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呼吸根并不明显。)这一根系现象与在湖另外一边的大叶榕长长的垂在空气中的气生根有相似的作用,上天如此精妙地赋予了这些植物无限的生长智慧,各自都拥有着独特与性灵!

观赏植物,洞见生命,都是简单而又美好的事情。旷世奇才苏东坡所认为的人生赏心乐事有十六件:“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萧;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一掬清泉,一轮明月,一朵小花,一位挚友,生活之妙尽在每一个精细幽微之处!



Copyright © 2025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委员会    投稿信箱:4636114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