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教工生活 >2020年第1期(总第26期) >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474tTxEKFm_页面_24.jpg


2020年1月25日,正是庚子正月初一,武汉因疫封城已三日,羊城的不少社区也开始封闭,外来的旅人开始自我隔离,而在信息网络中不断传播着各种关于疫情令人紧张或焦虑的消息。申时有风,酉时雷,入夜便下了庚子年的第一场雨……走在校园,校园里的含笑已经含苞待放,蜜蜂已经闻香而来。黑色的椋鸟依旧轻轻掠过竹林,路上行人稀少,所见到的三五人大都戴着口罩,远远地走开。

走在不同以往过年时热闹非凡的寂静小区里,不禁想起十几年前所读过《寂静的春天》一书,作为1962年世界上第一本引发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论著,作者为美国当时颇受争议的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长期以来,大自然仅仅是人类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人类当前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亦基于此而定。作者首次在书中描述人类因杀虫剂的滥用可能会面临着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静寂世界。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个体与自然、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内在心灵正是以某种秩序的方式连通,外在宇宙中的一切事件发生发展皆有彼此的相互的联系,其中阴阳五行相关模型系统即为以传统中医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文化认识世界、认识人体、了解天人关系的重要系统关系模式。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现存最早的中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较早地讨论了人与天地相应之理,文中多处显示了当时人之所在世界对于时间与空间的尺度的确定原则,如“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书中继而就天地之气和合而有万物的形体,又由于其变化多端以至万物形态差异而定有不同的名称向岐伯提出了“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之问题,岐伯的回答则是“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这本书中写到:”对于千万人来说,大自然的美丽和秩序依然还具有一种意义,这种意义是深刻和必不可少的”。在对于天运的观测方面,中国古人以目视所见的特定的日月五星视运动的时空变化为观测的重点,医者根据观察北极星附近的北斗七星所处的不同位置来标定季节的转换,以天象在大地的投影为基础,绘制面南定位的俯看的方式,观察主客加临、天运异常与外感疾病的发生的关系。“五运六气,乃天地阴阳运行升降之常道。五运流行而有太过不及之异、六气升降,有逆从胜复之差。凡不合于德化政令者,则为变眚,皆能病人……”,当天运失常时,即为中医所谓六淫之邪入侵之时,而个体感而发生外感疾病,在《黄帝内经》对具体的六淫进行了分类命名,并有如下详细的病因病机的描述:“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其两湿之地,则为痿……” (《灵枢·九宫八风篇》)

 在传统中国历律哲学与天人合一观点下,生命即为个体与自然间的的局部与整体相呼应的系统,医者在诊断中所观察到的是机体表里的内外相通、寒热的能量变化、虚实出入相应的现象, 在传统的五音入五脏、五色入五脏等子系统范畴下,个体遂通过五官的信息收集功能不断地与外界环境发生着某种呼应,在临床上这种呼应作用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和认识到更多超出逻辑思维范围内的病症联系,总结出更多纵贯天地人之间的规律。

现代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11——2009)晚年倾力于中国“天人合一”哲学主要分支的“天人感应论”研究,他基于“量子认识论”对“天人感应”的科学性确认进行了相关讨论,为理解中国“天人合一”理论的科学性提供了最主要的哲学原理。在具体论证“天人感应论”科学性方面,钱氏多次结合宇宙学新进展对“天人感应”开展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宇宙观中的人天观”及“人择原理”的观点,他认为在宇宙学中,被观测到的宇宙与作为观测者的人互为依存,没有作为观测者的人,也就没有被观测的宇宙。钱学森亦认为“天人感应论”科学性在宏观层面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医,而实际上在医患的互动关系中,没有中医医者的观看,也就没有被观测与诊断中医病症的个体。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对于外物对人心的影响以及感发作用为“物感”之说,物感说为个体情感与四时季节、宇宙万物之间所建立的联系。“心感于物而后动”,向内的收敛倾向与自省意识被称为“寂感”,宋朝理学家程颐(1033——1107)认为 “寂感”强调主体的心灵感通,为万物之理在人心中的印证,万物为人心之理的投射,对理的认识必须通过心性的修养才能达到所谓“主静”“持敬”的道德修养功夫,追求内外两忘、物我两忘的人心之本真状态。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倶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荀子·礼论》),在庚子这个寂静的春天,有的人或许要面对生命本身所要体验的病痛感受。而在中国哲学中生命和审美密切联系,审美对生命的关怀在于不把生命作为工具去实现生命之外的目的,而美学的终极关怀最后体现在生命的完成。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为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所重视。而传统中医医学所本源的阴阳五行理论亦为用来描述外部世界的图像之一,这样的观看系统对应着更加宽容而开放的敬畏自然的理念,对于健康的追求在于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交感,其疗愈的目的在于调整人之形气神平衡,治疗当关注情感、触动心灵。 “以清明宁静之心, 谛观外界的事物”,传统中医所提倡的自身心身调摄在于能够感知到我们周遭那有情感、有意义、生机勃勃的世界;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生命文化命脉的继承者,被迫在家隔离亦或是去清醒感知与重新追寻自己的生命意义和精神历程的宝贵机会。

Copyright © 2024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委员会    投稿信箱:scnught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