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物语】菠萝蜜:风摇翠影,犹似故人


每当处理完案头的繁杂事务,总喜欢看看窗外那排枝繁叶茂的菠萝蜜,它们静静矗立,就像老朋友般虽不说话却懂我的欲言又止,于静默中给我力量。我习惯与它们对坐,任四季轮替,和光同尘,与时舒卷……
菠萝蜜,是桑科菠萝蜜属植物,常绿乔木,树冠优美,是木本粮食和珍贵用材兼备的热带树种,速生、美观、产果量高,适于作行道树和庭园绿化树种。成熟的菠萝蜜果实有时会长在树的高处,所以该树也被称为木菠萝、树菠萝、天菠萝等。
窗外的菠萝蜜每每能够治愈我久坐案头的疲惫,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果香浓郁,口感香脆的水果,更重要的是它别有一番深奥和玄秘。佛典《心经》里面有一句“般若波罗蜜多”,是梵文音译,佛语“菠萝蜜”意译为“到彼岸”,意即从生死迷界的此岸到达解脱涅槃的彼岸。菠萝蜜原本产自印度,后来被传入了中国,天然带着与佛教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菠萝蜜果实表皮的六角形瘤刺颇似佛陀头上的螺髻,于是,菠萝蜜从出身、名字到形态都透着圣果的气息,观之闻之吃之都觉耐人寻味。
盛夏,菠萝蜜把太阳的肆意放纵成满地的斑驳光影。夏天的她显然没有了平日的超脱和轻盈,正值果实成长的季节,篮球般大小的果实密密挤挤地挂在树茎上,昔日为我们遮风挡雨的菠萝蜜大树俨然成为了苦难深重的母亲,全树上下被几十个气球大小的菠萝蜜果批挂着牵绊着缠绕着,看似是“多子多福”的热闹图景,然却给人“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隐忧和顿悟!作为素有“果中王”之称的高产水果,大的菠萝蜜果实平均都在10—20千克之间,这意味着盛果期的菠萝蜜树干时刻承受几百千克的重量……我想,菠萝蜜通过这成荫结子、硕果累累的景象,让人领悟梵语里面“菠萝蜜”即“到彼岸”的路途,需一肩挑净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
菠萝蜜的玄秘除了果实芬芳馥郁的甜香和入口即化的软糯之外,还在于食用的过程总让人有深刻的领悟。广东人打开大树菠萝喜欢说“杀菠萝”(“汤菠萝”,粤语“汤”即宰杀的意思)。一个“杀”字穷尽了如临大敌的紧张和大干一场的气派。横刀切开菠萝蜜的果实,它的中间有一个深黄色的心,周围一圈是流苏状淡黄的果馕,猛一看就像放射着光芒的太阳,而果肉则潜藏于太阳能量之下。待要剥开果馕取果肉,这才发现菠萝蜜果实内部会不断分泌出白色的黏液,每取一个果肉就是一次与黏液的斡旋和厮杀,让人不禁一边取果实一边保持着对造物主的虔诚敬畏之心,我想这就是我们吃禅味水果的应有之义吧。正因如此,“杀菠萝蜜”之前必备的准备工序就是用食用油涂抹在手上和刀上,用于隔离黏液。旧时冰冻设施有限,杀菠萝蜜是件兴师动众的热闹事。菠萝蜜果实能食用部分占果实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仅从30斤的菠萝蜜中分出的果肉就达13斤重,在不具备冰冻保鲜条件的情况下,只能集中一个家族的人才能一次性食用完毕。所以,旧时享用菠萝蜜已然是社交活动的过程,让人们在热闹的气氛中呼朋引伴,品鉴丰年。
民间常有的说法是:榴莲是水果之王,菠萝蜜是水果皇后。从果实的样子上看,榴莲和菠萝蜜都属于果型巨大,果香浓郁,外表黄褐色且带有芒刺的,只不过榴莲的刺坚硬而又锋芒外露,具有男性的特点;菠萝蜜的刺柔软平滑,锋芒潜隐,显得温柔婉约;榴莲的香味浓烈丰满,带着咄咄逼人的征服欲;菠萝蜜的味道香甜醇正,夹杂沁人心脾的体贴感。贵为皇后的菠萝蜜除了作为水果食用,还颇多其他吃法,如调制饮料,制成果干、果脯、罐头和酿酒等,在很多地区它还作为食材进入寻常百姓的饭桌。如在湛江才能吃到的名菜就是用百合、腰果、酥炸花生配合菠萝蜜一起制作的。百合清香柔软,菠萝蜜香甜质朴软,花生腰果幽香清脆,翻炒出锅吃着口感清新,香味浓郁,实在是夏日清爽必备的盛宴佳肴。此外,菠萝蜜炒豌豆鸡丝、菠萝蜜咖喱鱼等等佳肴一直是东南亚餐桌上的热门菜,菠萝蜜超越了水果的范畴成为口感爽脆、香味浓郁的调味料或者配菜,丰富了热带地区的食谱。
菠萝蜜全身都是宝,连它的种子也可以煮熟食用。通常用烹煮花生的方法,直接放热开水煮熟,去除种皮即可食用。出锅味道粉嫩爽口,有板栗的香气,实在是美味至极。广东省的湛江、茂名地区,菠萝蜜的树叶也是包制农家糍粑的好材料,软糯香甜的农家糍包在树叶里面上锅清蒸,味道清香醇厚,别有风味。
菠萝蜜,听其名如梵音袅袅,让人获超然物外之力;闻其香如幽兰满室,清香盈袖;尝其果肉,软糯香甜,唇齿留芳……带着佛缘的热带植物,给人不尽的了悟!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办公室窗外的那排菠萝蜜树,如静默中的一股力量,总在提醒我静水深流的厚重、沉潜精进的勇气……
(菠萝蜜在我校的种植地点:石牌校区西区田径场与网球场之间、大学城校区理工院系那几栋教学楼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