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教工生活 >2022年第4期(总第37期) > 胡悒萍:信仰是最大的力量

胡悒萍:信仰是最大的力量

4紫荆人物秀-1.jpg

4紫荆人物秀-2.jpg


到访时,胡悒萍院长正在部署学校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进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三个年头,校医院的各项工作已探索出规范化流程,预检分诊、发热哨点监测、核酸检测等均开展得有条不紊。她脚步匆匆,穿梭于各大办公室,黑色的裙摆忽起忽落,带来时间的风。

“我觉得我来对了”

胡悒萍原先在三甲医院工作,是呼吸内科的专科医生,会做支气管纤维镜。这项技术虽然如今已经很普及,但在当时那个年代还没有多少人能掌握。1998年,她随先生调到华师,进了校医院,“想着先过渡一阵再去外面的三甲医院”。这期间她发现一名疑似急性心梗早期患者,建议他进一步接受检查和治疗。后来病人家属告诉她,转诊后三甲医院的医生很是惊讶,“能在这么早期发现这个病”。渐渐地,排队找她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她找到了在基层医院工作的意义,那就是——治病救人,纯粹地为医学做贡献。胡悒萍决定留下来后,同学们纷纷打电话劝她,甚至“骂”她。大学四年间,胡悒萍的成绩年年第一,毕业后到学校的附属医院,他们想不通现在她为什么要留在这么小的医院里。


胡院-5.jpg


“我觉得我来对了”,胡悒萍像是回应多年前的“不理解”。2001年,基层医院开始发展全科医疗,作为当时唯一一名35岁以下的年轻医生,她被校医院外派学习。“我觉得全科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它是教人防病,让人不得病、少得病。”无论是从前在三甲医院,还是如今在基层医院,胡悒萍总在强调“有意义”。全科医疗的“有意义”在于“治本”,她将其比作“釜底抽薪”。“就像一锅沸腾的水,底下火烧得正旺,一瓢凉水浇下去,过一会儿水又咕嘟了,但是如果把下面的火撤掉,可能水就不会再沸腾了,我就是这么想的。”当工作有了意义,自己的生命也就有了价值,这样的信仰也更加坚定了她留在基层的决心。也有人调侃她是“逃兵”,她笑笑说:“基层也总要有人,是吧?”

最初接到校医院院长的任命时,胡悒萍心里有点儿打怵。“我没有管理经验,一直以来心里想的都只是如何做一个好医生,从没想过当院长!”但她的研究生导师用一席话将其说动,“做一个好医生只能服务来看病的这拨人,而做一个好院长,可以培养很多好医生,帮助更多的人。”于是她鼓起勇气,后来碰上很多困难,也曾想过卸任,但在“做一个好医生和好院长”信念的支撑和导师的鼓舞下,胡悒萍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坐诊经验和管理经验,也积蓄了越来越多的力量。她慢慢坚持下来,彻底从三甲医院“出逃”,扎根基层,留在华南师范大学医院。

“发展就是硬道理”

回顾这些年的工作,胡悒萍细细梳理校医院的发展历程,“发展就是硬道理,医院要发展就要有目标和标准”。2010至2014年,校医院集中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彼时学生会收集的对校医院的意见多达八页,面对学生们的疑虑,胡悒萍当即决定召开座谈会,介绍校医院基本情况与工作内容,首先消弭医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再就现场提问逐一解答并安排整改,同学们都很满意。后来校医院定期召开与学生的沟通会,将沟通对象拓展至教职工和离退休的老人家们,向其传达工作理念及思路,增进彼此的理解。


胡院-2.jpg


2014至2017年,校医院集中进行内涵建设,提出新的服务理念。胡悒萍说:“原先人家觉得我们校医院水平不行,是因为他拿我们跟三甲医院比技术。三甲医院的专科医生可以专攻某一系统的疾病,‘疾病不懂,病人往来’,而我们基层医院的全科医生需要关注病人整体,‘从生到死’,更加关注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维护。我们要教他怎么去防病、不得病,得病后我们要评估他目前进一步加重的风险,去帮助他减缓加重,避免住院。”她将英美的家庭医生先进经验移植到校医院,面向教职工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位医生和约200名患者签约,建立长期固定的医疗关系。家庭医生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觉察其健康管理的问题,提前进行筛查和诊断。由于学生的医疗需求较小,胡悒萍便要求医生们组建家庭医生团队,与各学院建群沟通,回应就诊、报销、转诊等问题,并普及健康知识,如军训期间会根据学生可能存在的中暑、晒伤等情况发布相关推送,以满足基本的保健需求。

2017年至2019年,校医院便集中进行质量管理及标准化建设。由于胡悒萍敏锐的前瞻性,校医院成功将该项工作提前做到全国前列。“2016年时国家出台的医疗机构质量管理办法,主要是面向三甲医院执行,尚未涉及基层,但我们就朝三甲医院的标准靠齐,拿到文件就跟着它的要求去做了。后2019年全国开始检查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其实也是这一套质量管理办法里头的内容,我们就已经做得像模像样。”凭借着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对政策文件的执行力,2019年华南师范大学医院获评“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全广东省总共14家,后校医院代表广东省迎接全国检查,也得到很好的反馈。

而后校医院进入夯实基础阶段。胡悒萍怀抱着冷静而审慎的态度,思考发展速度过快时难免出现的内部问题,将为了发展暂时搁置的部分重新落实。她始终相信“信仰是最大的力量”,紧跟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医疗理念,守好“保障师生健康,保证医务人员的幸福感”的初心,多想办法盘活存量,就一定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上做到最好。


胡院-3.jpg


“要教会更多的人”

2020年,胡悒萍获得“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华南师范大学医院被广东省高校医疗保健协会评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回忆新冠肺炎刚开始流行的情景,她说,一面是恐惧,一面是不知所措,以对疫情的敏感性召开院工作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迅速筹措一批应急物资。而后胡悒萍作为基层代表参加省里的疫情防控专家组会议,研读文件,理清思路,迅速响应,形成制度规范,制定流程和指引,在保证学校疫情防控安全同时,得以将先进经验向更多高校及基层医疗机构分享。

“自己理顺了,做好了,还要教会更多的人”,胡悒萍在“感控专家课堂”上讲授基层医院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作为副组委参与编撰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两本小册子,带领校医院录制视频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指引。这些册子和视频成为传播防疫知识和技术传授的重要手段,在全民抗疫当中帮助了基层工作人员,也帮助到了更多的群众。这是让胡悒萍欣慰和骄傲的事情,她更加相信,信仰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一个人帮助很多人的力量。

除了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具体落实到基层的工作实践,也就是如何拆分工作环节,也是需要想方法的。如何让工作程序简单化、流程化,更易于操作呢?胡悒萍院长告诉我们,核酸采集人员练习穿脱防护服采用的是微格培训法。她们将穿脱防护服分为4-5个步骤,6人一组合作学习,每次一名成员操作,小组成员则负责录像并集中记录某一步骤的操作情况,如此轮换,在发现同伴问题,为其指出错误的过程中掌握标准的操作性知识,也通过视频进一步自我反思与提升。她说,最后一名成员的操作过程势必是很规范的,对自身防控措施的自信也能消除核酸采集人员的顾虑,轻装上阵。“读懂、吃透相关文件,有流程,有制度,有监督,经常检查,持续改进”这是胡悒萍总结的经验。


胡院-4.jpg


“心自然会撑大”

手边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的文件还没翻完,胡悒萍又忙着查阅电脑文件夹中密密麻麻的讲座培训资料。这些年除了校医院的管理与疫情防控,作为医改专家的她还多次受邀担任经验交流讲座和培训班的主讲,她将大多时间与精力都投入了工作。对于丈夫和儿子,她有些内疚地说“对不住”。儿子的高考与填志愿她没有过多参与,后来他去读研也无暇顾及。在工作与生活的天平上,她明显将砝码加在工作的一边。她很感激家庭对她的包容,转身又将这份包容带到工作中。担任院长日子里有很多难以言说的苦,这些苦“撑大了”她的包容心,而这也是她最大的收获之一。“学会调整心态很重要,也许以前会对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想不通,经历得多了心自然就会‘撑大’了。”

心态好身体就会好,胡悒萍和学生们也这样说。她给大学生们讲生命的诞生要经历的波折,从生理延伸至心理,告诉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最棒的”,要学会接受自己、爱自己,尤其珍爱自己的生命。现在很多年轻女孩爱美,或会接触花样繁多的医美项目,但“美是由内至外,发自内心的,笑容是最美的!”她回想起自己实习时,一位老师从上海学习医美技术归来,要给她们免费做双眼皮、垫鼻梁,“其实我一单一双的眼睛做完后应该会有很大改观,但我还是拒绝了,免费也不做,我说我向来不是靠颜值的,我有自己的信仰,我相信多发自内心地笑一笑,也能散发光芒”,她说着便笑了起来,眼里闪着诚挚的光。

在胡悒萍院长的办公室对面有一面宣传栏,上面张贴着诸多通知和患者的感谢信。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幅笔触稚拙的幼儿画,画着几个医生,又用水彩笔歪歪扭扭地写下“谢谢您,您辛苦了”。我想每次她走出办公室,抬头看到宣传栏中的画与感谢信时,想必会面露微笑,心中想:我来对了。而再有同学为她惋惜,问她留在华师医院后悔吗?她也会再次坚定而有力地回答:我不后悔。


Copyright © 2022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委员会    投稿信箱:scnught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