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让生命之花绚烂开放
金属勺轻撞骨瓷杯,一声脆响沿着杯勺上的纹样绽出精巧的花。浓缩咖啡加三个奶球,是雷蕾偏爱的咖啡“配方”。把咖啡胶囊放进咖啡机,她又连忙按下养生壶的开关。春天到了,煮一壶祛湿茶倒进茶杯,四溢的香气便落在紫色的郁金香上,压弯了其中一枝花苞。
雷蕾笑着,说先前在操场散步时遇到一位卖花的女同学香草,相谈甚欢,后来便每周向她订花,今天是郁金香。送来时不慎花有折损,香草很抱歉,想把钱退给老师。雷蕾本不想收,但转念想到小姑娘是第一次做生意,该学着在规则中成长,便收下了。
雷蕾喜欢花。在她眼里,华师也是一座大花园。紫荆灿烂,木棉绚丽,三角梅热情,羊蹄甲明媚,是自然的生长,更是生命的绽放。
“托举”学生向上生长
学生工作部(处)是学校里公认的忙碌部门,日常工作任务繁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谈到学工部的工作,雷蕾说,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是保障学生的安全,既指校园生活的安全,又指身心的安全。如果说团委是做“锦上添花”的工作,让学生发展得更好,学工部就是做“托底”工作,保证所有学生都安全、健康、“合格”地成长,一个也不掉队。在此基础上,学工部的主要工作是对本科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学业是学生的第一要务,第一课堂能够让同学们习得专业知识和思维方式,第二课堂则是同学们提升综合素质,锻炼实践能力的地方。创建第二课堂也是学工部的职责所在,雷蕾对此如数家珍,“我们搭建各种各样的学生成长平台,为的是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将知识储备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能力,像榜样华师和各种活动、赛事。”待学生们完成学业后,学工部还会追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学生的“出口”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一致,反馈当前学校人才培养的社会评价。学工部的工作贯穿每个学生从进入华师到离开华师的全过程,渗透学习生活的每个细节,润滑着他们成长的齿轮。
雷蕾本科毕业后担任辅导员,从贵州大学到华南师范大学,从二级学院到学校,从团委副书记到学工部长,她几乎遍历学生工作的所有岗位,可谓资深的学生工作实践者。谈话间,雷蕾把“我们的同学”挂在嘴边,心系学生们的成长。她说,要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学生工作体系,为学生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踏进社会前的最后一关。“能进入华师的都是非常优秀的同学,这么好的孩子来到华师,我们能给他们什么呢?托举他们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是我们的责任。”
说这些的时候,雷蕾的眼里闪烁着温柔而热情的光芒,在雷蕾眼里,每一位进华师的“我们的同学”都是一朵花吧。
让每一朵花都被阳光照耀,让每一个学生都被看见。
这是雷蕾不懈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她赤诚的热爱和追求。
构筑积极的生命状态
学校是一个育人大花园,时时处处都是育人的舞台。为学生成长导航,几乎已经融入雷蕾工作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发挥创造力,把奇思妙想从幕后带到台前。85周年校庆时,她与学工团队一同协助校庆办公室将主庆典活动组织成“榜样华师”校友版,邀请老校友讲述学校自创建以来的薪火传承,反响热烈,得到各方的高度评价。90周年校庆在即,学校各项主题活动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而雷蕾也正在将灵感播种,让创意从一个念头生长成完整的方案,再落地成我们所将看见的模样。短短数小时的庆典背后是团队持续一年的努力,这对她来说既有意思,又富挑战。“学生工作我做了一辈子了,一直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多没劲啊,我要把重复的工作做出新意,做得有意思!”
有这般天真气的创意之心,雷蕾将看似平常且程序化的学生工作展开得有声有色,如百花盛开。学校的迎来送往年复一年,二十七年间,各种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生晚会、竞赛演讲……,无不是她全力倾注的心血和冥思苦想的成果,永远对工作葆有热情,永远对创新保持好奇,这是雷蕾保持活力的源泉。
雷蕾现有的工作日程已经排到了十一月,每天回到家都是九、十点,她不觉得苦,在工作中体会乐趣,用善于发现美好的眼睛,构筑着积极的生命状态。她常说,学生不是听你说什么,而是看你做什么,看你本身是什么样的人,能够传递什么信息。雷蕾希望不论在职场还是家庭,身边人都能因为自己的存在感到多一点愉悦。雷蕾说,“这首先就要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愉快。”她把阳台装点成自己的秘密花园,栽了很多花儿,拍摄照片和视频,一棵一棵仔细地看,细数它们的特点和变化。“这是长寿花,旁边的是蟹爪兰,还有我的新宠石斛兰。给植物一点点的照顾,它就会给你很大的回报,每一朵花开都是生命的奇迹!”她的语气透露欣喜,“我每天一起床就把阳台门打开,去看看我的秘密花园,哪个该浇水了,哪个该修剪了,花点时间左右侍弄一下,然后心情很好去上班。”受家人的影响,雷蕾儿时便跟着父亲在花园里转悠,对植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她带着好奇和发现的兴致,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带来的愉悦和治愈。
对于雷蕾而言,每一朵花开都是花的倾诉吧。静待花开,内心欢喜的过程,就是彼此倾听的过程。在秘密花园里,听花开成长的声音,也是听自己内心成长的声音。
温和而有力量的母亲
刚到华师时,雷蕾也曾被焦虑裹挟。女儿刚满半岁自己就回归了工作,换了工作单位,一切从头开始。她在工作时挂念牙牙学语的孩子,又在陪孩子时惦记尚未理顺的工作。拼年龄,她拼不过毕业便留校工作的本科生;比学历,同科室的两个博士和一个硕士又给彼时本科学历的她无形的压力。孩子、年龄、学历,这三个如今无论提及哪一个都能引起热议的关键词,被同时贴在了雷蕾的人生课题上,压得她整夜睡不好觉。
“放下”,是她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优解。工作不能丢,孩子也不能不管。“如果不能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那就提高陪伴她的质量。”雷蕾从女儿上幼儿园开始坚持送她上学,风雨无阻;下班回到家,就全身心投入和女儿相处中,给她最充分的回应。从事学生工作以来,雷蕾见过太多因为心理原因影响学业的学生,她为他们感到惋惜,也更加重视女儿的成长。“其实抚养孩子就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你会跟着孩子重新经历一遍长大。”雷蕾说起女儿,眼里尽是温柔。母亲似乎总要在孩子与工作中做出选择,“当没有足够的精力保障来承担更大的责任的时候,我可能选择暂时放一放。”她走得很慢,但从未停下,在行进的过程中积蓄力量和智慧,她说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雷蕾也曾羡慕过独身女友的自由浪漫,但反观自己,“其实我也挺有成就的啊,工作没耽误,孩子成长得很好,小家庭也照料得不错。”说完这句,雷蕾自己也笑了。她不太想探讨生育对女性到底公不公平这个事儿,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对自己最好的,如同一朵花选择在春夏开放,还是秋冬开放,没有比较的意义。在雷蕾的秘密花园里,在她“放下”再出发的成长之路上,每一朵花的盛开,都如同自己,是自我的绽放,是生命的奇迹。
有时是轻声细语,有时是慷慨激昂,有时是妙语连珠,有时又是朴素片语。雷蕾低头搅拌咖啡,胸前缀着蓝色花瓣的雪花胸针随之转动,与素净的同色针织外套交相呼应,透露出她对穿搭的小小巧思。受到母亲的影响,即使工作再繁重,她也不忘精心着装,带着愉悦的心情出门。雷蕾说母亲是个爱美的老太太,已经七十七岁的她依然坚持运动,保持体型,乐观而开朗,是她们三姐妹的榜样。
像花儿一样热烈绽放,像母亲一样乐观老去,这是雷蕾对生命过程的期待,自然而然,优雅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