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寻古韵,果甜情谊浓 ——钱岗村“荔枝情”自驾游采风活动

沧海桑田、神州巨变,总有一些地方能带我们穿越历史,感受不一样的旅行。2022年7月9日早晨,天空蔚蓝,流云奔涌,华师教工摄影协会寻古探幽,向着位于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的钱岗古村出发。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钱岗古村北靠溪松围山,南临沙溪河,依山傍水,钟灵毓秀。古村始建于宋代,比从化建县还早200多年,故有“未有从化,先有钱岗”一说。古村由钱姓人开村,陆姓人拓野,子孙瓜瓞绵绵,道学流芳。建筑上遗存了明代独特的寨城格局,有四个门楼,九间书院,三座祠堂,四座更楼,九百多间房屋。村内巷子多而深,且迂回曲折,俨然一座“迷宫”,具有重大的历史研究价值。

 摄影协会一行人于早上10点左右到达钱岗古村东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约6米高的青砖古牌坊——灵秀坊。此时已是艳阳高照,阳光洒落在牌坊的瓦面上,周边绿树葱茏,灵秀之气扑面而来。历经几朝洗礼的黄色河烁石地面,铺陈在阳光下,似昔年间秀才高中举人、衣锦还乡时踏足的光明大道。

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5438537.png

  牌坊后是四座门楼之一的“启延门”。我们没有从启延门入村,而是被环绕古村的一大潭碧绿池水吸引。池塘边古树成排,树干苍劲,枝叶繁茂,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散落在青砂石古道上,光影斑驳,别有韵味。小憩于塘边凉亭,精心打扮的美女老师们时而轻摇纱扇,时而款步而行,凭栏而坐之时美目流盼,仪态婉约动人。影友们频按快门,全方位、多角度定格了这份美。

    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5951995.png

 沿塘而行,过白色小桥,我们走进了古村。迎接我们的是几棵硕果累累的荔枝树,虽枝干倾斜,却叶茂果盛;人在树下,凉风习习,头顶的簇簇荔枝又让人垂涎三尺。老师们纷纷停下脚步,与远近闻名的钱岗糯米糍荔枝合影留念。

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5987915.png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5243499.png

  观荔毕,继续前行,转过拐角,地势高起处有一排青砖房屋。人去屋空,内里虽幽暗破旧、凄清萧瑟,但外墙下垂的绿色藤蔓和墙角茸茸青苔,给青砖古屋平添了几分生机。

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5422668.png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5830383.png

  走过几排错落有致的古村房屋,眼前突然开阔起来,我们来到了钱岗古村最著名的“广裕祠”。它与北京故宫同年修建,距今已有近600多年历史,是广东第一次发现有确切建筑年代的古建筑, 被考古学家称为“非常宝贵的建筑标本”。2003年,广裕祠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的文物保护单位。祠堂大门的两边镌着一副对联:诗书开越,忠孝传家。这八个字记载着两位陆氏祖先——陆贾和陆秀夫的丰功伟绩。上联指的是西汉陆贾说服南越王赵佗归汉,下联为南宋丞相陆秀夫精忠报国之事。广裕祠有三进,悬山屋顶,木构主座,山墙承重,青砖素瓦。丞相陆秀夫的白色雕像居中而立,手执朝板,目视远方,一身正气。岁月变迁,广裕祠的功能几经变化,做过宗祠、粮仓,也做过公社食堂、知青宿舍。真可谓“古往今来,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6119079.png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6391540.png

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6415679.png

  离开广裕祠,漫步在青砂石铺就的阡陌古巷,有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已成残垣断壁,但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透着沉静的气息,让人不禁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华。

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6525390.png  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6674896.png

在一条古巷尽头,展现的是一位女猪倌打扫猪栏的景象,她的脚下两只金灿灿的“金猪”乖巧地歇息着。向右拐入另一条小巷,前方一只“金猪”趴在石栏上,想越过栏杆和对面的“金兔”嬉戏,但却被挡在“拦猪石”外。“金猪”表情憨态可掬,再适合留影不过。这幅养猪图生动再现了当时古村普通人家的劳动场景。一路走来,村内还有很多其他题材的铜塑,如“古井浣衣”等。

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6584564.png 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6668792.png

  告别雕塑区,继续我们的旅程,便到达了村中的“西向更楼”。更楼的檐口悬挂着一副清朝木雕画——《珠江江城图》。这幅图被誉为“广州清明上河图”,以复杂的技艺和丰富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珠江北岸的繁华景象。

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6318328.png 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6594299.png

  离开西向更楼,我们一行人从镇华门出来,斑驳的石灰墙诉说着轰轰烈烈的历史故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老师们不舍地在门前的石基上留影,似在追忆岁月长河中被遗忘的点点繁星......

 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7272521.png 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7235809.png 

 古道无言,灰瓦静默,钱岗古道跨越800多年,远离尘嚣,深藏功名。虽辗转岁月,却依然是人们不会忘却的记忆!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离开钱岗古村,下午我们来到了从化水南村的荔枝园。何会长向我们引见了荔枝园的主人,一对热情好客的夫妇。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果园。园子比较大,种满了各种荔枝树,枝头缀满了红艳艳的果实,有桂味、有糯米糍等。主人一边教我们辨认荔枝的品种,一边讲解各种荔枝的口感和区别。大家边听边采摘,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不忘拍照,真是忙得不亦乐乎!主人家的小狗乖巧可爱,对我们这些陌生人的到来也从未喊叫过,也许这样的场景它早已熟悉于心。

摘荔枝我们是外行,既没有工具,也不会爬树,只能踮起脚尖或跳起来,伸手去够枝条。园主看出我们的窘态,喊来了几位帮手,他们熟练地上树摘果,也有人在树下接住偶尔掉落的零散果子,非常忙碌。不一会儿,就摘满了两大箩筐。我们离开果园时,他们还赠送不少荔枝给我们!据主人介绍,今年的果园非常原生态,因为他们没有使用农药化肥。难怪我们觉得果子特别清甜,但深藏在果子里的情谊更是甜美!

 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7795867.png  

http://statics.scnu.edu.cn/pics/labour/2022/0716/1657964167620300.png

         探百年古村,尝鲜嫩佳果,那份惬意、那份甘甜沁入心底,令大家久久难忘......

 

                                                                                                                                          华南师大教工摄影协会供稿

                                                                                                                                                                        2022年7月16日

 


文稿执笔:陈璧云

文稿审阅:何韶阳、黄海晏、吴书耀

   图片拍摄:何韶阳、吴书耀、陈华刚等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